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相关概念的厘定 | 第11-12页 |
·人格 | 第11-12页 |
·文化、传统文化 | 第12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瞿秋白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本文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课题研究思路、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方法 | 第17页 |
·课题难点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传统文化是瞿秋白人格形成的基础 | 第18-23页 |
·特定的时代背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氛围 | 第18-19页 |
·特有的家族家庭中的传统文化因子 | 第19-20页 |
·特殊人生阅历的传统文化接受 | 第20-23页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是瞿秋白人格形成的关键 | 第23-32页 |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是瞿秋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心理依据 | 第23-27页 |
·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过程 | 第27-32页 |
·五四运动之前的瞿秋白:致力于“文化救中国的功夫” | 第28-29页 |
·五四运动的洗礼:激进的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 第29-30页 |
·赴俄考察的经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终形成 | 第30-32页 |
第4章 革命实践中瞿秋白人格的展现 | 第32-42页 |
·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后的人格展现 | 第32-36页 |
·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后的人格展现 | 第36-39页 |
·佛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后的人格展现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