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1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远震 P 波接收函数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远震 P 波接收函数的发展历史 | 第14-15页 |
·远震 P 波接收函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地壳范围内的各向异性及其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远震 P 波接收函数的提取方法 | 第21-28页 |
·频率域方法 | 第21-25页 |
·水准量反褶积方法和绝对振幅反褶积方法 | 第21-23页 |
·改进水准量的接收函数估计 | 第23页 |
·接收函数的多重镶窗估计 | 第23-25页 |
·时间域方法 | 第25-28页 |
·最大熵谱反褶积估计接收函数 | 第25-26页 |
·迭代反卷积估计接收函数 | 第26页 |
·接收函数复谱比的多道最大或然性估计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地区地壳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 | 第28-63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第29-48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9页 |
·数据的处理过程 | 第39-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6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张渤带和郯庐带北段地区地壳各向异性初探 | 第63-80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63-65页 |
·接收函数提取地壳各向异性的方法和数据处理 | 第65-73页 |
·接收函数提取地壳各向异性的方法 | 第65-70页 |
·数据的处理过程 | 第70-73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73-79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79-8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和项目参加情况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