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50页 |
| 第一节 论文的论述对象 | 第12-19页 |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19-34页 |
| 第三节 以上海史研究为叙述线索的美国中国城市史的演变 | 第34-46页 |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章节安排 | 第46-50页 |
| 第二章 新劳工史的大众文化研究 | 第50-74页 |
| 第一节 寻访棉纺厂劳工的个人声音 | 第53-59页 |
| 第二节 建构“苏北人”族群 | 第59-64页 |
| 第三节 重构上海的工人政治 | 第64-74页 |
| 第三章 被忽视的社会民众文化研究 | 第74-106页 |
| 第一节 众声喧哗的上海寄居者 | 第79-84页 |
| 第二节 城市中的同乡组织 | 第84-91页 |
| 第三节 警察对城市民众的管理 | 第91-98页 |
| 第四节 娼妓群体的历史书写 | 第98-106页 |
| 第四章 城市现代性的多元文化研究 | 第106-129页 |
| 第一节 南京路的商业文化 | 第108-116页 |
| 第二节 摩登上海的都市文化 | 第116-121页 |
| 第三节 霓虹灯外的日常生活史与小市民文化 | 第121-129页 |
| 第五章 企业与经济伦理的文化研究 | 第129-165页 |
| 第一节 大企业中的关系网 | 第131-139页 |
| 第二节 现代四大百货公司研究 | 第139-149页 |
| 第三节 近代经济的文化史研究 | 第149-165页 |
| 第六章 大众传媒与娱乐文化 | 第165-185页 |
| 第一节 对传媒与娱乐文化的探讨 | 第165-171页 |
| 第二节 从茶馆到收音机 | 第171-177页 |
| 第三节 电影的考古学与“娱乐至上” | 第177-185页 |
| 结语 | 第185-203页 |
| 第一节 大众文化学术研究新取向的几种进路总结 | 第188-192页 |
| 第二节 两种研究主体 | 第192-198页 |
| 第三节 批评和反思 | 第198-203页 |
| 附录 | 第203-2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4-224页 |
| 后记 | 第2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