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诱导气相流场中的颗粒群输运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 ·目前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本节小结 | 第21-22页 |
| ·气固两相流问题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不同类型喷嘴的设计计算 | 第28-50页 |
| ·不同类型喷嘴内的流动分析 | 第28-34页 |
| ·不同类型喷嘴的等熵设计计算 | 第34-43页 |
| ·激波管内流动分析以及参数的理论计算 | 第34-38页 |
| ·不同类型喷嘴的等熵设计计算 | 第38-43页 |
| ·不同类型喷嘴的数值粘性修正 | 第43-50页 |
| ·收缩形喷嘴的数值粘性修正 | 第43-48页 |
| ·数值粘性修正后的喷嘴参数 | 第48-50页 |
| 第三章 实验装置系统与测试方法 | 第50-59页 |
| ·实验装置及操作 | 第50-56页 |
| ·实验装置 | 第50-52页 |
| ·测试系统 | 第52-54页 |
|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 ·实验参数 | 第56-59页 |
| ·气相参数 | 第56-57页 |
| ·固相参数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激波驱动下颗粒群加速效果的实验研究 | 第59-96页 |
| ·基于第一种连接方式的实验研究 | 第59-88页 |
| ·不同马赫数下收缩形长喷嘴内颗粒群加速效果的比较 | 第59-68页 |
| ·不同粒径下收缩形长喷嘴内颗粒群加速效果的比较 | 第68-75页 |
| ·不同装载比下收缩形长喷嘴内颗粒群加速效果的比较 | 第75-78页 |
| ·不同马赫数下缩放形长喷嘴内颗粒群加速效果的比较 | 第78-81页 |
| ·不同马赫数下扩张形长喷嘴内颗粒群加速效果的比较 | 第81-84页 |
| ·直管和长喷嘴内颗粒群加速效果的比较 | 第84-87页 |
| ·本节小结 | 第87-88页 |
| ·基于第二种连接方式的实验研究 | 第88-96页 |
| ·收缩形短喷嘴内颗粒群运动情况的比较 | 第89-91页 |
| ·扩张形短喷嘴内颗粒群运动情况的比较 | 第91-93页 |
| ·缩放形短喷嘴内颗粒群运动情况的比较 | 第93-95页 |
| ·本节小结 | 第95-96页 |
| 第五章 激波驱动颗粒群加速的数值研究 | 第96-106页 |
| ·离散相(DPM)模型 | 第96-99页 |
| ·离散相模型中的颗粒运动方程 | 第96-97页 |
| ·离散相模型中的阻力系数关联式 | 第97-99页 |
| ·颗粒阻力定律的 UDF 程序 | 第99-101页 |
| ·气固两相流的数值计算 | 第101-10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 ·本文总结 | 第106-107页 |
| ·实验研究 | 第106-107页 |
| ·数值研究 | 第107页 |
| ·研究展望 | 第107-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3-114页 |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