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群体协作中冲突管理与改进设计--以维基百科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图目录 | 第14-15页 |
表目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6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16-18页 |
·研究界定与基础假设 | 第18-21页 |
·研究界定 | 第18-20页 |
·基础假设 | 第20-21页 |
·研究现状 | 第21-30页 |
·冲突的定义与分类 | 第21页 |
·虚拟协作中的冲突 | 第21-22页 |
·冲突管理 | 第22-24页 |
·组织行为研究领域中的社会网络研究 | 第24-26页 |
·群体协作平台及维基平台研究 | 第26-30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研究思路 | 第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研究贡献 | 第32-33页 |
·理论贡献 | 第32页 |
·实践贡献 | 第32-33页 |
·研究意义 | 第33页 |
·理论意义 | 第33页 |
·实践意义 | 第33页 |
·论文结构 | 第33-36页 |
第二章 群体协作概念、应用与理论适用性探讨 | 第36-52页 |
·研究问题 | 第36页 |
·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文献收集 | 第36-37页 |
·特征归纳 | 第37-38页 |
·定义总结与比较 | 第38页 |
·定义验证 | 第38页 |
·群体协作概念抽取与总结 | 第38-45页 |
·参与者特征 | 第38-39页 |
·发起者特征 | 第39页 |
·召集方式 | 第39-40页 |
·协作媒介 | 第40页 |
·过程类型 | 第40-41页 |
·任务目标 | 第41-42页 |
·参与方回报 | 第42页 |
·发起方回报 | 第42-43页 |
·社会公众回报 | 第43页 |
·群体协作概念总结与区分 | 第43-45页 |
·群体协作典型应用分析 | 第45-48页 |
·群体协作理论适用性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维基百科中团队协作概述 | 第52-64页 |
·用户参与 | 第53-56页 |
·协作冲突 | 第56-60页 |
·冲突的表现 | 第56-57页 |
·冲突关系网络的构建 | 第57-60页 |
·文章质量 | 第60-64页 |
·文章质量评估体系 | 第60-62页 |
·文章质量评估 | 第62-64页 |
第四章 群体协作中冲突影响研究 | 第64-78页 |
·研究模型 | 第64-67页 |
·成员参与 | 第64-65页 |
·任务复杂性 | 第65-66页 |
·冲突 | 第66-67页 |
·研究变量测度 | 第67-70页 |
·成员参与 | 第67页 |
·任务复杂性 | 第67-68页 |
·冲突 | 第68-69页 |
·团队绩效 | 第69-70页 |
·数据分析 | 第70-73页 |
·样本描述 | 第70页 |
·测量模型测度 | 第70-71页 |
·结构模型测度 | 第71-73页 |
·实验结果重测 | 第73页 |
·结果讨论 | 第73-78页 |
第五章 基于社会网络的群体协作冲突模式 | 第78-88页 |
·研究假设 | 第78-80页 |
·成员参与、任务复杂性和团队绩效 | 第78-79页 |
·冲突网络结构 | 第79-80页 |
·研究变量测度 | 第80-82页 |
·成员参与、任务复杂性和团队绩效 | 第80-81页 |
·冲突网络结构的生成 | 第81-82页 |
·数据分析 | 第82-85页 |
·样本描述 | 第82页 |
·测量模型测度 | 第82-83页 |
·结构模型测度 | 第83-84页 |
·模型重测 | 第84-85页 |
·结果讨论 | 第85-88页 |
第六章 基于维基的群体协作冲突可视化设计 | 第88-102页 |
·问题描述 | 第88-90页 |
·面向冲突的可视化设计 | 第90-91页 |
·模型与假设 | 第91-93页 |
·研究设计 | 第93-95页 |
·前测 | 第94页 |
·式调研 | 第94-95页 |
·分析与结果 | 第95-99页 |
·前测结果 | 第95-96页 |
·式调研 | 第96-99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99-102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 第102-106页 |
·研究结论 | 第102页 |
·研究局限 | 第102-104页 |
·研究展望 | 第104-106页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6-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