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延安精神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意义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2页
第一章 高校校园文化概述第12-20页
 第一节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分类第12-13页
  一、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第12页
  二、 高校校园文化的分类第12-13页
 第二节 高校校园文化特征和功能第13-15页
  一、 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第13-14页
  二、 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第14-15页
 第三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第15-17页
  一、 需要加强高校精神文化的研究与教育第15页
  二、 需要提升高校师生员工的综合素质第15-16页
  三、 需要营造理想的文化环境第16页
  四、 需要健全和完善高校校园规章制度第16-17页
 第四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第17-20页
  一、 需要弘扬主旋律的原则第17页
  二、 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第17-18页
  三、 需要贯彻和谐原则第18页
  四、 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第18-19页
  五、 需要遵循参与原则第19-20页
第二章 延安精神概述第20-26页
 第一节 延安精神的内涵第20页
 第二节 延安精神的特点第20-22页
  一、 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第20页
  二、 体现出内在的凝聚性第20-21页
  三、 体现出鲜明的导向性第21页
  四、 体现出内容的丰富性第21-22页
  五、 体现出实践的创新性第22页
 第三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延安精神的意义第22-26页
  一、 延安精神具有的教育价值能够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第22-23页
  二、 延安精神可以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第23-26页
第三章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第26-32页
 第一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绩第26-27页
  一、 提出了明确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第26页
  二、 师生对于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有了共识第26页
  三、 物质形态的校园文化建设成绩显著第26-27页
  四、 校园文化建设制度日趋完善第27页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第27-29页
  一、 校园文化建设还未真正形成多方参与的有效合力第27页
  二、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力度相对薄弱和滞后第27-28页
  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方法单一和协调性不强第28页
  四、 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未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第28页
  五、 大学生社团组织的文化建设作用还受诸多因素限制第28-29页
 第三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2页
  一、 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第29页
  二、 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不够到位第29-30页
  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尚不完善第30页
  四、 社会不良文化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第30-32页
第四章 新时期如何用延安精神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第32-36页
 第一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贯彻延安精神的模式第32页
  一、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贯彻延安精神需要把握重点第32页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内容中需要贯彻延安精神第32页
  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校园管理中需要贯彻延安精神第32页
 第二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延安精神第32-34页
  一、 通过“党史”教育贯彻延安精神第33页
  二、 创办大学生社团刊物弘扬延安精神第33页
  三、 运用红色资源的直观特点推进延安精神教育第33-34页
  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素质教育中贯彻延安精神第34页
 第三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贯彻延安精神的建议第34-36页
  一、 贯彻延安精神与"六进"工作相结合第34页
  二、 贯彻延安精神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第34-35页
  三、 贯彻延安精神于高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第35-36页
结论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致谢第42-4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材料高温力学行为研究
下一篇:多描述视频编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