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相隐制度的刑事立法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0-16页 |
一、 案情简介 | 第10-12页 |
(一) 案例一 | 第10-11页 |
(二) 案例二 | 第11页 |
(三) 案例三 | 第11-12页 |
二、 案例引出的问题 | 第12-16页 |
(一) 导致变相的亲属连坐 | 第12-13页 |
(二) 强迫亲属自证其罪 | 第13-14页 |
(三) 影响证言的证明力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亲亲相隐制度的刑事立法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16-31页 |
一、 增加亲亲相隐制度的必要性 | 第16-20页 |
(一) 亲亲相隐有利于实现人权保障 | 第16-17页 |
(二) 亲亲相隐有利于完善证据制度 | 第17-19页 |
(三) 亲亲相隐有利于增强刑法的人道性 | 第19-20页 |
二、 增加亲亲相隐制度的可行性 | 第20-31页 |
(一) 亲亲相隐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二) 亲亲相隐制度的社会基础 | 第27-31页 |
第三章 亲亲相隐制度的刑事立法建议 | 第31-36页 |
一、 在刑事实体法中增加亲亲相隐 | 第31-33页 |
(一) 界定亲亲相隐的主体 | 第31-32页 |
(二) 明确对亲亲相隐的限制 | 第32-33页 |
(三) 法条设计 | 第33页 |
二、 在刑事程序法中修订亲亲相隐制度 | 第33-36页 |
(一) 扩大亲属的范围 | 第34页 |
(二) 明确拒证的事项 | 第34-35页 |
(三) 法条设计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