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经济技术开发区理论 | 第12-13页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13-15页 |
·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 | 第15页 |
·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 | 第16-17页 |
·区域创新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 | 第17-18页 |
·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 第18-2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26-45页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发展概况 | 第26-27页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剖析 | 第27-37页 |
·三次产业 | 第28-33页 |
·产业竞争力 | 第33-36页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 | 第36-37页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创新能力 | 第37-43页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值与技术性收入 | 第38-41页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技术创新差距 | 第41-43页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第45-53页 |
·现有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有关指标的使用统计 | 第45-48页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48-52页 |
·指标选取的标准 | 第48页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48-49页 |
·指标体系特点和重点指标说明 | 第49-50页 |
·熵值确权与模糊积分法集成评价方法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评价 | 第53-63页 |
·熵值法确定权重 | 第53-55页 |
·模糊积分法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评价 | 第55-61页 |
·确定指标分值 | 第55-57页 |
·指标的模糊密度 | 第57页 |
·计算λ模糊测度 | 第57-58页 |
·模糊积分值计算 | 第58-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建议 | 第63-67页 |
·产业优化是实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经路径 | 第63-64页 |
·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 第63页 |
·主导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改造 | 第63-64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未来方向 | 第64页 |
·区域创新是实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 第64-65页 |
·充足的 R&D 投入是区域创新的必要条件 | 第64页 |
·不断上升的企业 R&D 投入是区域创新的主要力量 | 第64-65页 |
·品牌集群进一步加强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创新的特殊优势 | 第65页 |
·环境更新是实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保证 | 第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