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风能发电论文

双馈风电机组保护与系统保护协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1-13页
第二章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第13-25页
   ·引言第13页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的拓扑结构第13-15页
     ·双馈风电机组的拓扑结构及原理第13-15页
     ·双馈异步风电机组的功率关系第15页
   ·双馈风电机组数学模型第15-18页
     ·风轮机气动理论与模型第15-17页
     ·双馈风电机组的传动模型第17-18页
     ·双馈风电机组的等值电路第18页
   ·双馈电机在相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第18-19页
   ·双馈电机在正交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第19-24页
     ·d-q 转子同步速正交坐标系第20页
     ·α-β静止坐标系第20-21页
     ·a-b-c、α-β静止坐标系与 d-q 的变换关系第21-22页
     ·d-q 旋转坐标轴系下的双馈异步发电机数学模型第22-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双馈风电机组控制策略第25-33页
   ·引言第25页
   ·双馈电机的双 PWM 控制第25-31页
     ·转子侧 PWM 的控制策略第25-27页
     ·基于 PSCAD 软件的转子侧变流器 PWM 控制实现第27-28页
     ·网侧 PWM 的矢量控制策略第28-30页
     ·基于 PSCAD 软件的网侧变流器 PWM 控制实现第30-31页
   ·双馈风机并网运行特性建模仿真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风电场故障特性与风机保护动作特性第33-44页
   ·引言第33页
   ·影响并网双馈风电场故障特性的主要因素第33-37页
     ·投运机组数对故障特性影响第34-36页
     ·风速对故障特性影响第36页
     ·Crowbar 电路对故障特性影响第36-37页
   ·双馈风机故障电流频率特征分析第37-38页
   ·双馈风电场联络线不对称故障特征第38-41页
   ·双馈风机保护动作特性仿真分析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风电机组保护与系统保护协调第44-55页
   ·引言第44页
   ·适应 DFIG 故障穿越运行的机组保护第44-50页
     ·不具备低电压穿越的双馈机保护第45页
     ·具备低电压穿越的双馈机穿越特性与保护时间关系第45-46页
     ·适应低电压穿越特性的双馈风机电压保护构建第46-48页
     ·基于双馈机低电压运行的转子和直流侧双重快速短接保护第48-50页
   ·考虑双馈风机低电压穿越运行的集电线协调保护构建第50-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全文总结第55-56页
   ·研究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雷电对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电磁干扰的分析
下一篇:电力系统在振荡情况下基于Prony算法的故障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