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传统脱氮技术 | 第9-11页 |
| ·物化脱氮技术 | 第9-10页 |
| ·生物脱氮技术 | 第10-11页 |
| ·废水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 第11-18页 |
| ·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SHARON) | 第12-13页 |
| ·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SND) | 第13-14页 |
| ·厌氧氨氧化技术(ANAMMOX) | 第14-16页 |
|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的组合工艺 | 第16-1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18-2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亚硝化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 第20-3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 ·装置及运行条件 | 第20-21页 |
|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第21页 |
| ·反应器运行方法 | 第2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1-28页 |
| ·反应器的启动及稳定运行 | 第21-25页 |
| ·受控亚硝化的运行条件 | 第25页 |
| ·DO 对短程硝化运行过程的影响 | 第25-28页 |
| ·氨氮负荷对短程硝化运行过程的影响 | 第28页 |
| ·pH 对短程硝化运行过程的影响 | 第28页 |
| ·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间歇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 第30-41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 ·实验装置及运行条件 | 第30-31页 |
|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第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0页 |
| ·实验运行结果 | 第31-35页 |
| ·影响运行效果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 ·氮平衡分析 | 第36-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ASBR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 第41-46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 ·实验装置及运行条件 | 第41-42页 |
|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第42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 ·ASBR 反应器的运行结果 | 第42-43页 |
| ·ASBR 反应器的运行过程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43-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受控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运行中功能菌群的变化 | 第46-52页 |
|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第46-47页 |
| ·FISH 法 | 第46页 |
| ·MPN 法 | 第46-47页 |
| ·短程硝化启动和稳定运行中功能菌群变化 | 第47-50页 |
| ·AOB 和 NOB 菌群密度变化 | 第47-48页 |
| ·AOB 和 NOB 菌群相对丰度变化 | 第48-50页 |
| ·厌氧氨氧化启动和稳定运行中功能菌群变化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