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下缓冲区溢出漏洞利用技术Heap spray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基于栈和堆的缓冲区溢出攻击 | 第14-23页 |
·缓冲区溢出相关概念 | 第14页 |
·基于栈的缓冲区溢出 | 第14-17页 |
·栈的组织结构与操作机制 | 第14-15页 |
·基于栈溢出的缓冲区攻击原理 | 第15-17页 |
·基于堆的缓冲区溢出 | 第17-22页 |
·堆的组织结构与操作机制 | 第18-19页 |
·基于堆溢出的缓冲区攻击原理 | 第19-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Heap spray 攻击技术原理与实现 | 第23-43页 |
·Heap spray 攻击原理与技术分析 | 第23-29页 |
·Heap spray 原理 | 第23-25页 |
·Heap spray 攻击演示 | 第25-27页 |
·Heap spray 技术的改进 | 第27-29页 |
·Heap spray 相关技术 | 第29-32页 |
·ASLR | 第29-30页 |
·Flash JIT spray | 第30-32页 |
·攻击 PDF 的 Heap spray 案例 | 第32-42页 |
·Adobe Reader PDF | 第32-36页 |
·Windows 异常处理机制 SEH | 第36-38页 |
·CVE-2009-0927 漏洞攻击分析 | 第38-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Heap spray 检测技术 | 第43-49页 |
·基于 Nop-sled 的检测技术 | 第43-45页 |
·Nop-sled 检测 | 第43-44页 |
·Nozzle | 第44-45页 |
·基于内存保护的检测技术 | 第45-47页 |
·DEP | 第45-46页 |
·Bubble | 第46-47页 |
·基于系统调用的检测 | 第47页 |
·系统调用监测 | 第47页 |
·HSP | 第47页 |
·Heap spray 检测技术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基于内存预分配与字符串检测的检测技术 | 第49-62页 |
·内存预分配 | 第49-51页 |
·内存预分配的概念 | 第49页 |
·内存预分配的实现 | 第49-51页 |
·特殊字符检测 | 第51-52页 |
·检测方法实现 | 第52-58页 |
·原型架构 | 第52-54页 |
·模式选择 | 第54-56页 |
·DLL 注入 | 第56-58页 |
·注册表设计 | 第58页 |
·检测测试结果 | 第58-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2-63页 |
·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