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

基于住居学理论的城市住宅户型设计与演进研究--以北方地区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动因第10-14页
  1-1-1 城市化进程第11-12页
  1-1-2 城市人居状况第12-13页
  1-1-3 经济发展变化第13-14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1-4 具体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第16-17页
  1-4-1 文献理论研究第16页
  1-4-2 居住实态调查第16页
  1-4-3 分析对比的方法第16页
  1-4-4 系统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5-1 国内住宅现状研究第17-18页
  1-5-2 国外相关资料第18-19页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第19-20页
第2章 住居学基本理论概说第20-27页
 §2-1 住居学的相关概念第21-22页
  2-1-1 住居的含义第21页
  2-1-2 住居学的定义第21-22页
 §2-2 住居学研究范畴和课题第22-23页
  2-2-1 住居学的研究范畴第22页
  2-2-2 住居学的研究对象第22页
  2-2-3 住居学的研究方式第22-23页
 §2-3 住居学的研究成果第23-26页
 §2-4 从住居学角度研究户型设计与演进的意义第26-27页
第3章 我国住宅户型发展的历程第27-49页
 §3-1 从居住模式的角度研究住宅户型的发展历程第28-44页
  3-1-1 对基本住房的需求时期(1949 年-1979 年)第28-34页
  3-1-2 一定面积基础上对质量的需求时期(1979-1990 年)第34-39页
  3-1-3 住宅建设质、量并举发展时期(1991 年-2000 年)第39-41页
  3-1-4 面积、质量的需求与资源平衡时期(2001 年-至今)第41-43页
  3-1-5 小结第43-44页
 §3-2 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研究户型空间的发展历程第44-49页
  3-2-1 私人休息空间——卧室的发展历程第44-46页
  3-2-2 公共活动空间——起居厅的发展历程第46-47页
  3-2-3 餐厨空间的发展历程第47-48页
  3-2-4 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影响住宅户型演进的要素第49-64页
 §4-1 相关概念界定第50-54页
  4-1-1 家庭的基本概念第50页
  4-1-2 生活周期的相关概念第50-52页
  4-1-3 生活行为与空间第52页
  4-1-4 单位空间与室(房间)第52-54页
 §4-2 居住模式与户型设计第54-58页
  4-2-1 家庭构成与户型设计第54-56页
  4-2-2 住宅面积与户型设计第56-58页
 §4-3 生活方式与户型设计第58-64页
  4-3-1 居民生活方式的内容第58-60页
  4-3-2 影响居民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第60页
  4-3-3 从住居学角度研究户型空间的设计第60-63页
  4-3-4 我国居民目前的生活方式对户型的要求第63-64页
第5章 户型设计的住居学研究第64-77页
 §5-1 住宅套型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点第66-68页
  5-1-1 住宅套型设计原则第66页
  5-1-2 住宅套型设计要点第66-68页
 §5-2 户型空间设计的适应性与多样性第68-70页
  5-2-1 户型空间的设计的适应性第68页
  5-2-2 户型空间的设计的多样性第68-70页
 §5-3 户型设计的本土化第70-72页
 §5-4 坚持以人为本,适应社会发展的住居模式第72-74页
 §5-5 城市住宅户型设计的特点第74-76页
  5-5-1 平面设计的个性化第74页
  5-5-2 套型类型的多样化第74-75页
  5-5-3 设计思想的开放化第75-76页
 §5-6 总结第76-77页
第6章 结论与启示第77-85页
 §6-1 城市户型住居模式发展趋势第79-81页
  6-1-1 用户可改变特点第79页
  6-1-2 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第79页
  6-1-3 智能化的管理系统第79-80页
  6-1-4 现代化的设备第80-81页
 §6-2 城市住宅户型空间的发展与展望第81-84页
  6-2-1 卧室空间的发展趋势第81页
  6-2-2 起居空间的发展趋势第81-82页
  6-2-3 餐厨空间的发展趋势第82-84页
 §6-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84-85页
附录Ⅰ 对住宅户型研究的调查问卷第85-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第92-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碳背景下小城镇规划适应性方法研究
下一篇:华北地区既有居住建筑改造技术的适宜性策略研究--以天津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