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食品安全权立法的完善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 引言 | 第10-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 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二、 食品安全权的法律界定 | 第14-20页 |
(一) 食品安全的法律内涵 | 第14-15页 |
1、 食品的法律定义 | 第14-15页 |
2、 食品安全的法律界定 | 第15页 |
(二) 食品安全权的法律内涵 | 第15-20页 |
1、 消费者安全权概述 | 第16-17页 |
2、 食品安全权 | 第17-20页 |
三、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立法现状 | 第20-27页 |
(一)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 第20-21页 |
(二) 我国食品安全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 第21-27页 |
1、 《民法通则》关于食品安全权的规定 | 第23页 |
2、 《产品质量法》关于食品安全权的规定 | 第23-24页 |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食品安全权的规定 | 第24-25页 |
4、 《侵权责任法》关于食品安全权的规定 | 第25页 |
5、 《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安全权的规定 | 第25页 |
6、 《刑法》关于食品安全权的规定 | 第25-27页 |
四、 我国食品安全权立法的缺陷 | 第27-31页 |
(一) 立法上没有明确提出“食品安全权” | 第27-28页 |
1、 “食品安全权”没有入法 | 第27页 |
2、 食品安全刑事立法不够 | 第27-28页 |
3、 消费者知情权缺乏保障 | 第28页 |
(二) 分段监管为主的体制存在诸多问题 | 第28-29页 |
1、 政府监管职责不清 | 第28-29页 |
2、 整体监管力量不足 | 第29页 |
3、 食品安全标准不够科学 | 第29页 |
(三) 司法制度方面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 | 第29-31页 |
1、 食品企业违法成本过低 | 第29-30页 |
2、 消费者群体诉讼制度有待建立 | 第30-31页 |
五、 外国食品安全权立法及借鉴 | 第31-37页 |
(一) 美国食品安全权立法现状 | 第31-33页 |
1、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严密 | 第31-32页 |
2、 食品标签管理精细严格 | 第32-33页 |
3、 严厉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33页 |
(二) 日本食品安全权立法现状 | 第33-34页 |
1、 精致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第33-34页 |
2、 设立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 | 第34页 |
(三) 欧盟食品安全权立法现状 | 第34-35页 |
(四) 美国、欧盟和日本食品安全权立法的启示 | 第35-37页 |
六、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权立法的建议 | 第37-44页 |
(一) 完善食品安全权相关权利立法的建议 | 第37-40页 |
1、 “食品安全权”入法 | 第37-38页 |
2、 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 第38-39页 |
3、 完善食品安全侵权责任立法 | 第39页 |
4、 完善食品安全刑事立法 | 第39-40页 |
(二) 食品安全权监管保障立法的完善 | 第40-41页 |
1、 食品安全监管权合理配置 | 第40页 |
2、 成立食品消费保护局 | 第40-41页 |
3、 完善和统一食品安全标准 | 第41页 |
(三) 食品安全权司法保障立法的完善 | 第41-44页 |
1、 食品安全权援助立法 | 第41-42页 |
2、 完善食品消费诉讼立法 | 第42页 |
3、 食品消费者权益仲裁立法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件1 | 第47-48页 |
附件2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