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关于线路雷击风险评估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关于防雷策略研究的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区域输电线路雷电活动规律及地形地貌分析 | 第16-27页 |
·区域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拟合 | 第16-20页 |
·IEEE Std推荐公式和其他类似形式的公式 | 第17页 |
·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函数比较 | 第17-18页 |
·雷电流概率密度公式 | 第18-20页 |
·雷电地闪频次分布情况 | 第20-22页 |
·跳闸线路走廊区域地形地貌分析 | 第22-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110kV及以上线路防雷性能及雷击风险模型建立 | 第27-43页 |
·计及工频电压的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 | 第27-32页 |
·基本原理 | 第27页 |
·构建概率函数 | 第27-28页 |
·考虑工频电压后跳闸机理分析 | 第28-29页 |
·建立联合概率密度函数 | 第29页 |
·计及工频电压的雷击跳闸率公式 | 第29-32页 |
·理论推广 | 第32页 |
·计算解析法应用 | 第32-35页 |
·反击、绕击雷击跳闸率算例 | 第32-33页 |
·接地电阻对是否考虑工频电压影响分析 | 第33-35页 |
·保护角对是否考虑工频电压影响分析 | 第35页 |
·线路雷击风险模型 | 第35-37页 |
·相对易着雷概率 | 第35-36页 |
·危险电流出现概率 | 第36-37页 |
·线路雷击风险评估及防护措施分析系统实现 | 第37-39页 |
·220kV 跃新甲线雷击风险分析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避雷器对线路雷击风险的影响分析 | 第43-56页 |
·避雷器防反、绕击效果数值模型分析 | 第43-53页 |
·模型及计算 | 第43-46页 |
·效果分析 | 第46-50页 |
·算例分析 | 第50-53页 |
·避雷器优化配置方案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耦合地线提高耐雷水平的仿真分析 | 第56-64页 |
·耦合地线提高耐雷水平的仿真分析 | 第56页 |
·机理分析 | 第56-57页 |
·模型构建 | 第57-60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0-62页 |
·横担电压幅值 | 第60-61页 |
·A 相横担瞬时电压 | 第61页 |
·耦合地线的分流效果 | 第61-62页 |
·进一步优化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降低输电线路雷击风险的典型防雷措施分析 | 第64-70页 |
·220kV 跃新甲线防雷性能评估 | 第64-65页 |
·架设耦合地线 | 第65页 |
·加装避雷器 | 第65-67页 |
·降低接地电阻 | 第67-68页 |
·增加绝缘子片数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表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