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1 戊型肝炎病毒与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 ·病原学 | 第11-12页 |
| ·HEV基因型及分布情况 | 第12-13页 |
| ·HEV流行病学 | 第13-14页 |
| ·HEV基因型的致病性 | 第14页 |
| ·HEV基因组结构和病毒蛋白的功能 | 第14-16页 |
| ·HEV检测 | 第16-17页 |
| 2 RNA病毒的反向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RNA病毒反向遗传学原理 | 第17页 |
| ·反向遗传学研究系统基础 | 第17-18页 |
| ·RNA病毒反向遗传学研究系统构建要素 | 第18-19页 |
| ·病毒的拯救 | 第19页 |
| ·构建感染性cDNA克隆影响因素 | 第19页 |
| ·病毒反向遗传学的应用 | 第19-20页 |
| 3 戊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机理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 ·单股正链RNA的复制特征 | 第20-21页 |
| ·HEV复制周期 | 第21页 |
| ·HEV复制机理的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上海郊区猪戊型肝炎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第23-3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 ·材料 | 第23-24页 |
| ·样品来源 | 第23页 |
|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 ·引物 | 第24页 |
| ·方法 | 第24-27页 |
| ·粪便样品处理及检测 | 第24页 |
| ·HEV RNA提取 | 第24-25页 |
| ·HEV RNA反转录 | 第25页 |
| ·PCR扩增 | 第25-26页 |
| ·DNA胶回收 | 第26页 |
| ·DNA片段与T载体连接和转化 | 第26-27页 |
| ·记录阳性样品 | 第27页 |
| ·遗传系统进化树建及分析 | 第27页 |
| 2 试验结果 | 第27-28页 |
| ·上海郊区猪场HEV流行情况 | 第27-28页 |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28页 |
| 3 讨论 | 第28-32页 |
| 第三章 HEV 3型SAAS-JDY5毒株全长CDNA感染性克隆的拯救 | 第32-40页 |
| 1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 ·质粒、细胞和试验动物 | 第32页 |
|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 2 试验步骤 | 第32-36页 |
| ·细胞拯救试验 | 第33-35页 |
| ·动物拯救试验 | 第35-36页 |
| 3 试验结果 | 第36-38页 |
| ·体外转录结果 | 第36页 |
| ·细胞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 | 第36-37页 |
| ·动物试验结果 | 第37-38页 |
| 4 讨论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HEV 3型GLUC复制子的构建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0-48页 |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44页 |
|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 ·复制子构建试验 | 第40-44页 |
| 2 细胞试验 | 第44-45页 |
| ·Gluc的测定 | 第44-45页 |
| 3 结果 | 第45-47页 |
| ·构建结果 | 第45页 |
| ·细胞结果 | 第45-47页 |
| 4 讨论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HEV JR区的替换及其复制子的构建 | 第48-57页 |
| 1 试验材料 | 第48页 |
| ·HEV3和HEV 4质粒 | 第48页 |
| ·主要试剂 | 第48页 |
| ·主要仪器 | 第48页 |
| 2 JR区替换及复制子构建试验 | 第48-53页 |
| ·DNASTAR软件分析 | 第49页 |
| ·构建的不同JR区替换HEV基因型及相应复制子 | 第49-50页 |
| ·计设引物 | 第50-51页 |
| ·引物组合 | 第51页 |
| ·片段扩增 | 第51页 |
| ·PCR条件 | 第51-53页 |
| 3 结果 | 第53-55页 |
| ·JR替换 | 第53-55页 |
| 4 讨论 | 第55-57页 |
|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