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居群蒙古扁桃等位酶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前言 | 第12-23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生物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 | 第12-13页 |
·遗传标记的发展 | 第13-16页 |
·等位酶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 第16-19页 |
·等位酶技术 | 第16-17页 |
·等位酶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国内外桃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蒙古扁桃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5页 |
·采样地点的自然概况 | 第23-25页 |
·阿拉善盟吉兰泰镇蒙古扁桃野生居群自然概况 | 第23页 |
·阿拉善盟巴彦诺尔公苏木蒙古扁桃居群自然概况 | 第23-24页 |
·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蒙古扁桃居群自然概况 | 第24-25页 |
·九峰山包头萨拉齐段蒙古扁桃居群自然概况 | 第25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25-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等位酶的选择依据 | 第26页 |
·粗酶液的提取 | 第26-28页 |
·过氧化物酶的提取 | 第26页 |
·过氧化氢酶的提取 | 第26-27页 |
·酯酶的提取 | 第27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提取 | 第27页 |
·α–淀粉酶的提取 | 第27页 |
·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提取 | 第27页 |
·磷酸化酶的提取 | 第27页 |
·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提取 | 第27页 |
·苹果酸脱氢酶的提取 | 第27页 |
·酸性磷酸酶的提取 | 第27-28页 |
·蒙古扁桃酶的电泳 | 第28-32页 |
·过氧化物酶的电泳 | 第28页 |
·过氧化氢酶的电泳 | 第28-29页 |
·酯酶的电泳 | 第29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电泳 | 第29页 |
·α–淀粉酶的电泳 | 第29-30页 |
·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电泳 | 第30页 |
·磷酸化酶的电泳 | 第30-31页 |
·抗坏血酸氧化酶的电泳 | 第31页 |
·苹果酸脱氢酶的电泳 | 第31-32页 |
·酸性磷酸酶的电泳 | 第32页 |
·数据公式 | 第32-35页 |
·居群遗传多样性的度量的计算 | 第32-33页 |
·固定指数的计算 | 第33-34页 |
·居群遗传学结构的度量的计算 | 第34页 |
·居群间遗传关系的度量的计算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6页 |
·酶谱的判断 | 第35页 |
·酶谱的清晰度及 RF值 | 第35-37页 |
·蒙古扁桃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7-46页 |
·等位基因频率、基因位点和多态位点的分析 | 第37-38页 |
·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有效数目和多态位点的分析 | 第38-39页 |
·平均每个位点上的预期杂合度和实际杂合度 | 第39页 |
·蒙古扁桃不同居群的内繁育系数和异交率 | 第39-40页 |
·蒙古扁桃居群的杂合性基因多样度的比率 | 第40-41页 |
·蒙古扁桃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及基因流 | 第41-42页 |
·居群间的遗传学关系的度量 | 第42-43页 |
·聚类分析 | 第43-44页 |
·蒙古扁桃遗传多样性参数与海拔,降水量的相关分析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9页 |
5 蒙古扁桃的保护策略 | 第49-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