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草坪与地被植物论文

13种观赏草在南京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 观赏草的内涵第13-14页
   ·观赏草的概念第13页
   ·观赏草与地被植物的区别第13-14页
 2 观赏草的观赏价值和分类第14-17页
   ·观赏草的观赏价值第14-15页
   ·观赏草的分类第15-17页
 3 观赏草的研究进展第17-22页
   ·种质资源评价第18-19页
   ·观赏性评价第19-20页
   ·生理生化研究第20-21页
   ·生产应用研究第21-22页
 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13种观赏草在南京地区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第23-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试验材料第23页
   ·试验地概况第23页
   ·试验设计第23页
   ·观测指标和方法第23-26页
   ·数据处理第26-2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7-32页
   ·物候期第27-28页
   ·形态特征第28-29页
   ·越夏性第29-31页
   ·越冬性第31-32页
   ·抗病虫害能力第32页
 3 小结第32-33页
 4 讨论第33-35页
第三章 13种观赏草在南京地区的观赏性评价第35-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试验材料第35页
   ·试验地概况第35页
   ·试验设计第35页
   ·评价方法第35-36页
   ·数据处理第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春季观赏性评价第36-38页
   ·夏季观赏性评价第38-39页
   ·秋季观赏性评价第39-40页
   ·冬季观赏性评价第40-41页
 3 讨论第41-43页
第四章 干旱胁迫对观赏草形态和生理指标影响第43-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试验设计第43页
   ·观测指标和方法第43-44页
   ·数据分析第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58页
   ·土壤含水量、枯叶率第44-45页
   ·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第45-46页
   ·叶片相对电导率(REC)第46-47页
   ·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第47-48页
   ·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第48-49页
   ·叶绿素含量第49-50页
   ·叶绿素荧光参数第50-57页
   ·枯叶率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57-58页
 3 讨论第58-61页
全文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附图第69-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轻型屋顶栽培基质厚度对6种景天属植物坪用性状的影响
下一篇:辣椒(Capsicum annuum L.)花药、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