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湿地野生水禽传播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分析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1-39页 |
| 第一章 禽流感病毒及野鸭传播禽流感病毒的研究 | 第11-27页 |
| 1 病原学 | 第11-16页 |
| ·病毒的分类与结构 | 第11-12页 |
| ·病毒的稳定性 | 第12-13页 |
| ·病毒的培养特性 | 第13页 |
| ·AIV毒力的分子基础 | 第13-15页 |
| ·其他生物学特征的分子基础 | 第15-16页 |
| 2 野禽与禽流感病毒 | 第16-19页 |
| ·野生禽类携带禽流感病毒 | 第16页 |
| ·禽流感在野鸟中的流行情况 | 第16-18页 |
| ·全球范围内野鸟监测 | 第18-19页 |
| ·野鸟传播禽流感的风险评估 | 第19页 |
| 3 监测策略 | 第19-22页 |
| ·临床监测 | 第20页 |
| ·病毒学监测 | 第20页 |
| ·血清学监测 | 第20-22页 |
| 4 结论 | 第22-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27页 |
| 第二章 动物疫病的风险分析体系 | 第27-39页 |
| 1 风险分析产生的背景 | 第27-28页 |
| 2 OIE动物疫病风险分析的内容 | 第28-33页 |
| ·危害因子的鉴定 | 第28-29页 |
| ·风险评估的步骤 | 第29-33页 |
| 3 风险评估的原则 | 第33页 |
| 4 风险管理 | 第33-35页 |
| ·风险管理的构成 | 第33-35页 |
| ·风险管路的原则 | 第35页 |
| 5 风险交流 | 第35-37页 |
| ·风险交流的原则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 ABSTRACT | 第38-39页 |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39-65页 |
| 第三章 江苏湿地越冬野鸭禽流感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 第39-53页 |
| 摘要 | 第39-4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6页 |
| ·材料 | 第40-42页 |
| ·方法 | 第42-4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 ·HA和HI试验结果 | 第46页 |
| ·A型流感病毒的确定 | 第46-47页 |
| ·型的鉴定 | 第47页 |
| ·基因同源性分析 | 第47-49页 |
| 3 讨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 ABSTRACT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野生水禽传播禽流感的风险分析 | 第53-65页 |
| 摘要 | 第53-5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7页 |
| ·数据来源 | 第54页 |
| ·研究路线 | 第54页 |
| ·风险因子的鉴定 | 第54-57页 |
| 2 风险评估 | 第57-60页 |
| ·释放评估 | 第57-58页 |
| ·接触评估 | 第58-59页 |
| ·后果评估 | 第59-60页 |
| 3 风险管理和建议 | 第60-63页 |
|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对HPAI防范意识 | 第60-61页 |
| ·控制传染源,加强候鸟的早期监测 | 第61-62页 |
| ·强化家禽的管理,切断相应的传播途径 | 第62页 |
| ·加强免疫,提高易感动物的免疫力 | 第62-63页 |
| ·加强市场监管,控制野生动物市场流通渠道 | 第63页 |
| 4 风险交流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 全文总结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