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因子对穿龙薯蓣药材产量和质量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5页 |
·穿龙薯蓣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穿龙薯蓣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植物学特性 | 第10页 |
·栽培管理及主要病害 | 第10-11页 |
·化学成分研究状况 | 第11页 |
·药理研究进展状况 | 第11-13页 |
·临床应用研究状况 | 第13页 |
·水因子对药用植物产量质量影响 | 第13-14页 |
·穿龙薯蓣研究内容和方向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穿龙薯蓣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 第15-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6页 |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种子形态及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第15页 |
·新、陈种子发芽试验设计 | 第15-16页 |
·统计方法 | 第1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6-22页 |
·种子形态学研究及活力指标测定 | 第16-17页 |
·温度对低温层积穿龙薯蓣新种子萌发影响 | 第17-18页 |
·温度对低温层积穿龙薯蓣陈种子萌发影响 | 第18页 |
·赤霉素对穿龙薯蓣新种子萌发影响 | 第18-19页 |
·赤霉素对穿龙薯蓣陈种子萌发影响 | 第19页 |
·萘乙酸对穿龙薯蓣新种子萌发影响 | 第19-20页 |
·萘乙酸对穿龙薯蓣陈种子萌发影响 | 第20-21页 |
·最优验证 | 第21-2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2页 |
·温度对低温层积穿龙薯蓣种子萌发影响 | 第22页 |
·赤霉素对穿龙薯蓣种子萌发影响 | 第22页 |
·萘乙酸对穿龙薯蓣种子萌发影响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水因子对穿龙薯蓣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 第23-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试验材料与管理 | 第23页 |
·不同供水量对穿龙薯蓣生长发育实验设计 | 第23页 |
·统计方法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不同供水量对一年生穿龙薯蓣生长发育影响 | 第24-26页 |
·不同供水量对二年生穿龙薯蓣生长发育影响 | 第26-28页 |
·不同供水量对一、二年生穿龙薯蓣生物量分配影响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0页 |
·不同供水量对一年生穿龙薯蓣生长发育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供水量对二年生穿龙薯蓣生长发育影响 | 第30页 |
·不同供水量对一、二年生穿龙薯蓣生物量分配影响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水因子对穿龙薯蓣光合生理特性影响研究 | 第31-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不同供水量对穿龙薯蓣光合特性试验设计 | 第31页 |
·统计方法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45页 |
·不同供水量对一年生穿龙薯蓣光合特性影响 | 第32-37页 |
·不同供水量对二年生穿龙薯蓣光合特性影响 | 第37-41页 |
·不同供水量对一年生与二年生穿龙薯蓣光合特性影响 | 第41-43页 |
·不同供水量施水前后对二年生穿龙薯蓣光合特性影响 | 第43-4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不同供水量对一年生穿龙薯蓣光合特性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供水量对二年生穿龙薯蓣光合特性影响 | 第46页 |
·不同供水量对一年生与二年生穿龙薯蓣光合特性影响 | 第46页 |
·不同供水量施水前后对二年生穿龙薯蓣光合特性影响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水因子对穿龙薯蓣药材质量影响研究 | 第48-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48页 |
·微波提取薯蓣皂苷工艺设计 | 第48-49页 |
·薯蓣皂苷含量测定方法 | 第49页 |
·统计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微波提取对薯蓣皂苷影响 | 第50-53页 |
·薯蓣皂苷动态积累 | 第53-5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6-57页 |
·微波提取穿龙薯蓣薯蓣皂苷工艺 | 第56页 |
·不同供水量对穿龙薯蓣薯蓣皂苷积累动态影响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60页 |
·穿龙薯蓣种子萌发特性 | 第58页 |
·穿龙薯蓣生长发育特性 | 第58页 |
·穿龙薯蓣光合生理特性 | 第58-59页 |
·穿龙薯蓣药材质量评价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67页 |
附件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