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颗粒污泥快速恢复活性的条件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 第13页 |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概述 | 第13-15页 |
·丝状菌假说 | 第14页 |
·自凝聚假说 | 第14页 |
·晶核假说 | 第14-15页 |
·胞外多聚物假说 | 第15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 | 第15-16页 |
·形态结构 | 第15页 |
·密度、强度及含水率 | 第15-16页 |
·沉降性能 | 第16页 |
·生物活性 | 第16页 |
·影响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因素 | 第16-19页 |
·有机负荷 | 第16-17页 |
·曝气量和水力剪切力 | 第17页 |
·反应器结构及碳源 | 第17-18页 |
·溶解氧 | 第18页 |
·温度 | 第18-19页 |
·无机金属离子、稀土元素 | 第19页 |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应用 | 第19-21页 |
·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 第19-20页 |
·吸附重金属 | 第20页 |
·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 | 第20页 |
·处理有毒废水 | 第20-21页 |
·处理高含盐废水 | 第21页 |
·好氧颗粒污泥活性恢复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好氧颗粒污泥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3-25页 |
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25-30页 |
·实验装置 | 第25-27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28-30页 |
3 好氧颗粒污泥的储存 | 第30-33页 |
·对好氧颗粒污泥外部特征的影响 | 第30-31页 |
·对好氧颗粒污泥内部结构及微生物的影响 | 第31-33页 |
4 好氧颗粒污泥活性恢复 | 第33-38页 |
·实验方案 | 第33-34页 |
·实验用水和接种颗粒污泥 | 第34-35页 |
·实验用水 | 第34-35页 |
·接种污泥 | 第35页 |
·实验流程 | 第35-38页 |
·运行方式 | 第35-36页 |
·进水策略 | 第36-38页 |
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59页 |
·好氧颗粒污泥物理性质变化 | 第38-45页 |
·物理性状的恢复 | 第38页 |
·污泥浓度和污泥体积指数的恢复情况 | 第38-42页 |
·微生物相变化 | 第42-45页 |
·好氧颗粒污泥除污效果研究 | 第45-54页 |
·对 COD 去除效果的研究 | 第45-47页 |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研究 | 第47-49页 |
·运行初期周期内除污效果研究 | 第49-54页 |
·最优恢复条件分析 | 第54-57页 |
·对 COD 去除率影响的直观分析 | 第54-55页 |
·对氨氮去除率影响的直观分析 | 第55-56页 |
·多指标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 第56-57页 |
·恢复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6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