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论文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障碍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引言第11-19页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第11-12页
   ·研究评述第12-17页
     ·信息与信息化的提出第12-13页
       ·信息第12页
       ·信息化第12-13页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第13-14页
       ·农业信息化的定义第13页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第13-14页
       ·农业信息化的特征第14页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理论依据第14-16页
       ·生产力理论第14-15页
       ·创新理论第15页
       ·诱导技术变革理论第15-16页
     ·农业信息化的意义第16-17页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的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7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比较研究第19-26页
   ·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概况第19-20页
     ·美国农业信息化第19页
     ·日本农业信息化第19-20页
     ·法国农业信息化第20页
   ·国内农业信息化发展概况第20-25页
     ·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概况第20-23页
     ·京沪地区农业信息化第23-24页
     ·广东农业信息化第24页
     ·甘肃河西地区农业信息化第24-25页
     ·云南农业信息化第25页
   ·分析结论第25-26页
3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分析第26-42页
   ·福建农业基本情况第26-28页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基本概况第28-31页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需求分析第31-33页
     ·信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1页
     ·农业信息化的需求层次分析第31-32页
     ·农业信息用户的层次分析第32页
     ·农业信息化需求主体分析第32-33页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供给分析第33-38页
     ·农业信息化供给主体分析第33-35页
       ·政府部门是主要供给主体第33-34页
       ·农业教学科研单位是一级技术供体第34-35页
     ·福建省农业信息系统结构第35-38页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8-42页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障碍第38-40页
     ·影响福建省农业信息化的因素分析第40-42页
4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评价第42-51页
   ·设计评价指标的目标与原则第42-44页
     ·设计评价指标的目标第42-43页
     ·设计评价指标的原则第43-44页
   ·评价指标的框架及内容第44-45页
     ·农业信息资源水平指标第44页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指标第44-45页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指标第45页
     ·农业信息产业发展指标第45页
     ·农业信息化人才指标第45页
     ·农业信息化外部环境指标第45页
   ·评价指标体系第45-47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测度模型第47-49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7-48页
     ·测度模型的构建第48-49页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权重及目的第49-51页
     ·权重确定第49-50页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第50-51页
5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第51-62页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51-54页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原则第51-52页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对策第52-54页
   ·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第54-55页
     ·强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第54-55页
     ·加快软件服务平台构建第55页
   ·推动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第55-57页
     ·有重点地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第55-56页
     ·提高农业信息技术的实用化第56页
     ·促使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推进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第56页
     ·加快农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第56-57页
     ·建立农业信息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第57页
   ·推动农业信息产业的发展第57-59页
     ·深化农业信息机构体制改革,支持集体与个人兴办农业信息企业第57页
     ·从政策法规上扶持、培育农业信息产业第57-58页
     ·培育与发展农业信息商品市场,形成多层次服务体系第58页
     ·以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为"突破口",带动农业信息产业全面发展第58-59页
   ·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信息人才第59-60页
     ·建立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机制第59-60页
     ·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信息人才结构第60页
     ·完善农业信息人才的管理机制第60页
   ·改善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第60-62页
     ·明确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角色第60-61页
     ·加强科普宣传和农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第61页
     ·制定与完善信息政策法规第61页
     ·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第61-62页
6 结论第62-64页
   ·研究总结第62-63页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省粮食烘干机械推广应用分析
下一篇:福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