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前言 | 第11-18页 |
·关于抗高血压药物研制和开发的意义 | 第11-12页 |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 第12-14页 |
·Ang 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Ang Ⅱ受体拮抗剂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 第16-18页 |
·高血压治疗作用 | 第16-17页 |
·对肾的作用 | 第17页 |
·对脑的保护作用 | 第17页 |
·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 第17-18页 |
2 实验设计原理 | 第18-22页 |
·Ang Ⅱ的构效研究 | 第18-19页 |
·缬沙坦的构效分析 | 第19页 |
·TAK-536 | 第19-20页 |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20页 |
·所设计的化合物 | 第20-22页 |
3 合成路线的选择与设计 | 第22-31页 |
·路线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 第22页 |
·中间体2′-氰基-4-溴甲基联苯的合成 | 第22-26页 |
·2′-氰基-4-甲基联苯的合成 | 第22-25页 |
·2′-氰基-4-溴甲基联苯的合成 | 第25-26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26-31页 |
·缬沙坦的合成路线 | 第26-28页 |
·TAK-536的合成路线 | 第28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28-31页 |
4 实验部分 | 第31-53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实验药品 | 第31-32页 |
·层析及显色条件 | 第32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53页 |
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67页 |
·2′-氰基-4-溴甲基联苯的合成 | 第53-55页 |
·2-甲氧基苯甲酰氯的合成 | 第53页 |
·4,4-二甲基-2-(2’-甲氧基苯基)噁唑啉的合成 | 第53-54页 |
·2′-氰基-4-溴甲基联苯的合成 | 第54-55页 |
·(L)-氨基酸甲酯盐酸盐保护 | 第55-56页 |
·N-[4-(2-氰基苯基)苄基]-N-丁酰基-L-氨基酸甲酯的合成 | 第56-61页 |
·N-[4-(2-氰基苯基)苄基]-L-氨基酸甲酯的合成 | 第57-59页 |
·N-[4-(2-氰基苯基)苄基]-N-丁(戊)酰基-L-氨基酸甲酯的合成 | 第59-61页 |
·N-[4-((2-(N-羟基)脒基)苯基)苄基]-N-丁(戊)酰基-L-氨基酸甲酯的合成 | 第61-63页 |
·N-[4-((2-(N-异丁酸酐基)脒基)苯基)苄基]-N-丁(戊)酰基-L-氨基酸甲酯的合成 | 第63-64页 |
·N-[4-(2-(5-氧代-1,2,4-噁二唑)苯基)苄基]-N-丁(戊)酰基-L-氨基酸甲酯的合成 | 第64-65页 |
·N-[4-(2-(5-氧代-1,2,4-噁二唑)苯基)苄基]-N-丁(戊)酰基-L-氨基酸的合成 | 第65-67页 |
6 降压活性测试 | 第67-71页 |
·实验材料 | 第67页 |
·实验动物 | 第67页 |
·受试药品 | 第67页 |
·阳性对照药 | 第67页 |
·其它试剂 | 第67页 |
·仪器 | 第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68页 |
·高血压动物实验治疗试验 | 第68页 |
·数据处理 | 第68页 |
·实验结果 | 第68-7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1-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 | 第79-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