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 目前我国饲料来源现状 | 第10页 |
2 青贮技术是有效利用粗饲料的重要途径 | 第10页 |
3 青贮饲料原理和方法 | 第10-13页 |
·青贮发酵过程 | 第10-12页 |
·青贮发酵进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 第12-13页 |
·植物细胞自身作用引起的变化 | 第12页 |
·微生物引起的变化 | 第12-13页 |
·其它化学变化 | 第13页 |
·青贮方法 | 第13页 |
·常规青贮 | 第13页 |
·混合青贮 | 第13页 |
4 青贮添加剂 | 第13-16页 |
·目前青贮添加剂的研究 | 第13页 |
·微生物接种剂目前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酶制剂目前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酸制剂目前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5 青贮饲料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6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本研究提出的背景 | 第1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7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一章 不同接种剂及甲酸对玉米青贮发酵进程的影响 | 第19-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实验设计 | 第19-20页 |
·样品制备 | 第20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0页 |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8页 |
·试验材料的养分组成 | 第21页 |
·不同制剂处理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进程及发酵产物的影响 | 第21-28页 |
·不同制剂处理对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pH变化的影响 | 第21-23页 |
·不同制剂处理对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氨态氮生成量变化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制剂处理对玉米青贮过程中氨态氮与总氮比例变化的影响 | 第24-26页 |
·不同制剂处理对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乳酸生成量变化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不同制剂处理对玉米秸秆青贮养分组成的影响 | 第27-28页 |
3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用人工瘤胃法评价不同处理玉米青贮的消化降解特性 | 第29-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第29页 |
·瘤胃液的采集 | 第29页 |
·体外发酵装置 | 第29页 |
·人工唾液 | 第29-30页 |
·尼龙袋的制备 | 第30页 |
·体外培养 | 第30页 |
·样品采集 | 第30页 |
·测定指标及数据处理 | 第30页 |
·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人工瘤胃法评价不同处理玉米青贮DM瘤胃消失率 | 第31-32页 |
·人工瘤胃法评价不同处理玉米青贮CP瘤胃消失率 | 第32-34页 |
3 讨论 | 第34页 |
4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复合微生物酶制剂在玉米秸秆青贮中的应用及饲喂奶牛的效果试验 | 第35-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青贮接种剂 | 第35页 |
·玉米青贮制作 | 第35页 |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第35-36页 |
·试验设计 | 第36页 |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分析方法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青贮玉米秸秆的感官评价和采食效果 | 第37页 |
·使用复合微生物酶制剂对产奶量的影响 | 第37页 |
·使用复合微生物酶制剂对乳成分的影响 | 第37页 |
3 小结 | 第37-38页 |
全文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