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综合运输论文--城市交通运输论文--市内交通运输论文

铁路客运枢纽站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换乘衔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6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9-13页
     ·铁路客运站的演变过程第9-10页
     ·铁路客运枢纽站的发展现状第10-12页
     ·铁路客运枢纽站存在的问题第12-13页
   ·论文研究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论文研究的结构安排第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2 铁路客运枢纽站换乘衔接理论第16-24页
   ·换乘衔接系统概述第16-18页
     ·换乘衔接组织的内涵第16-17页
     ·影响换乘衔接的因素第17-18页
   ·铁路客运枢纽站交通换乘衔接组织分析第18-20页
     ·换乘衔接研究目标第18页
     ·换乘模式分析第18-20页
   ·换乘效率分析第20-22页
     ·换乘效率分析的内涵第21页
     ·换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4页
3 铁路客运枢纽站换乘客流预测第24-44页
   ·客流预测概述第24-25页
     ·客流预测的意义第24页
     ·影响客流量的因素第24-25页
     ·换乘客流预测的思路第25页
   ·遗传神经网络第25-30页
     ·遗传算法和BP网络第25-29页
     ·遗传神经网络第29-30页
   ·遗传神经网络在枢纽站客流量预测中的应用第30-38页
     ·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模型的实现第32-34页
     ·算例第34-38页
   ·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模型第38-43页
     ·概述第38-39页
     ·多项Logit模型的建立第39-40页
     ·多项Logit模型的计算第40-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换乘衔接研究第44-56页
   ·城市公共交通概述第44-45页
   ·与公共交通的布局衔接第45-47页
     ·与轨道交通的布局衔接规划第45-46页
     ·与常规公交的布局衔接规划第46-47页
   ·与公共交通的换乘能力衔接第47-50页
     ·与轨道交通的运能衔接第47-49页
     ·与常规公交的运能衔接第49-50页
   ·与公共交通的换乘时间衔接第50-55页
     ·基本假设第50-51页
     ·整体换乘时间第51页
     ·换乘排队购票时间第51-53页
     ·换乘候车时间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铁路客运枢纽站换乘效率评价体系第56-74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第56-57页
   ·常用评价方法介绍第57-60页
   ·数据包络分析基本原理第60-65页
   ·基于DEA方法的换乘效率评价体系第65-70页
     ·换乘效率评价体系的建立第65-66页
     ·相关评价指标的量化第66-67页
     ·DEA评价模型第67-68页
     ·DEA模型的评价分析第68-70页
   ·实例分析第70-72页
   ·小结第72-74页
结论第74-75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74页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附录A MTALAB求解遗传神经网络程序第78-84页
附录B MTALAB求解DEA评价模型程序第84-8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通走廊内旅客出行方式研究--以郑西交通走廊为例
下一篇:斜支承连续箱梁考虑剪力滞效应的弯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