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7页 |
第一节 量子化学概述 | 第9-11页 |
第二节 过渡金属活化CH_4的研究背景及进展 | 第11-13页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7页 |
第二章 量子力学的理论背景及计算方法 | 第17-37页 |
第一节 量力学基本假设 | 第17-20页 |
·波函数和微观粒子的状态 | 第17-18页 |
·物理量和算符 | 第18页 |
·本征态、本征值和Schr dinger方程 | 第18-19页 |
·态叠加原理 | 第19页 |
·Pauli(泡利)原理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定态 Schr dinger方程 | 第20-22页 |
·定态 Schr dinger方程 | 第20-21页 |
·三个基本假设 | 第21-22页 |
·、Born-Oppenheimer近似 | 第21页 |
·、又称单电子近似 | 第21-22页 |
·、非相对论近似 | 第22页 |
第三节 常用的理论计算方法 | 第22-25页 |
·从头算方法 | 第22-23页 |
·密度泛函方法(DFT) | 第23页 |
·半经验方法 | 第23-24页 |
·M05-2X方法 | 第24页 |
·其他方法 | 第24-25页 |
第四节 基组 | 第25-27页 |
·高斯型基组 | 第25页 |
·最小基组 | 第25页 |
·劈裂价键基组 | 第25-26页 |
·极化基组 | 第26页 |
·弥散基组 | 第26-27页 |
·赝势基组 | 第27页 |
第五节 分子的几何构型及优化[31-35] | 第27-29页 |
·基本输入格式和输出文件 | 第27-28页 |
·确定最小值 | 第28页 |
·收敛标准 | 第28-29页 |
第六节 过渡态理论及频率分析的计算 | 第29-32页 |
·过渡态理论 | 第29-31页 |
·频率及相关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频率的计算 | 第31页 |
·相关参数 | 第31-32页 |
第七节 化学反应势能面 | 第32-34页 |
·、势能面 | 第32-33页 |
·、势能面的获得 | 第33-34页 |
第八节 自然键轨道理论(NBO)概述 | 第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第三章 MH~+(M = Os, Ir, Pt)活化甲烷C-H键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第37-53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计算方法 | 第38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38-50页 |
·MH~+( M = Os, Ir, Pt)的电子结构 | 第38-40页 |
·MH~+(M = Os, Ir,Pt)与CH_4的反应 | 第40-48页 |
·OsH~+与CH_4的反应 | 第40-44页 |
·IrH~+及PtH~+和CH_4的反应 | 第44-48页 |
·单点能 | 第48页 |
·与M~+( M = Os, Ir and Pt)及第一、二过渡周期MH~+的比较 | 第48-50页 |
·与M~+( M = Os, Ir and Pt)的比较 | 第48-50页 |
·与MH~+(M = Fe, Co, Ni及Ru, Rh, Pd)的比较 | 第50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四章 Ru~+活化甲烷的理论研究 | 第53-61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53页 |
第二节 计算方法 | 第53-54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Ru~+及RuCH_2~+的电子结构 | 第54-55页 |
·Ru~+~+ CH_4→ RuCH_2~++ H_2的反应机理 | 第55-56页 |
·产生RuCH_3~++ H或RuH~++ CH_3的反应 | 第56-57页 |
·反应M~+(M = Fe, Ru, Os) ~+ CH_4之间的比较 | 第57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第五章 [Pt(H)(OH)]~+与甲烷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61-67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61页 |
第二节 计算方法 | 第61-62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62-65页 |
·[Pt(H)(OH)]~+与甲烷的反应 | 第62-65页 |
·与Pt~+的比较 | 第65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