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证券投资服务中客户分类保护制度概论 | 第13-20页 |
·客户分类保护的涵义 | 第13-15页 |
·客户的界定 | 第13-14页 |
·客户与消费者、投资者 | 第14-15页 |
·客户分类保护的内涵 | 第15页 |
·域外证券投资服务客户的分类保护制度考察 | 第15-20页 |
第二章 :证券投资服务中客户分类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证券投资服务中客户分类保护的现实基础 | 第20-21页 |
·证券投资服务中客户分类保护的法学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利益平衡下实质公平的选择 | 第22-24页 |
·适度监管原则的体现 | 第24-25页 |
·证券市场效率价值的追求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证券投资服务客户的分类保护制度 | 第27-48页 |
·客户类型及划分标准 | 第27-39页 |
·客户的类型 | 第27-28页 |
·客户的分类标准 | 第28-39页 |
·客户类别的转换机制 | 第39-43页 |
·欧盟MiFID中客户类别转换的标准与程序 | 第39-42页 |
·对客户类型转换机制的认识 | 第42-43页 |
·客户分类制度的相关启示 | 第43-46页 |
·客户分类是证券投资服务者履行相关义务的基础 | 第43-44页 |
·客户分类是针对证券投资服务提供者提出的监管要求 | 第44-45页 |
·客户分类标准应包括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 | 第45页 |
·客户分类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 第45-46页 |
·不同类型客户的保护标准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证券投资服务客户的分类保护制度 | 第48-56页 |
·我国金融服务领域客户分类保护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48-50页 |
·我国金融服务领域客户分类制度的相关立法 | 第48-49页 |
·我国金融服务领域客户分类保护法律制度的不足 | 第49-50页 |
·我国证券投资服务中完善客户分类保护制度待解决的问题 | 第50-52页 |
·树立客户分类保护的理念 | 第50-52页 |
·完善、细化证券投资服务者的义务规范 | 第52页 |
·我国证券投资服务中客户分类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52-56页 |
·客户分类保护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52-53页 |
·客户分类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相结合 | 第53-54页 |
·客户分类制度的程序性要求 | 第54页 |
·建立动态的客户类别转换机制 | 第54-55页 |
·对不同类型客户适用不同的规范予以保护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