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模具的工作环境及主要失效形式 | 第10-12页 |
·H13钢的表面强化技术 | 第12页 |
·热疲劳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热疲劳的萌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 第13-16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3页 |
·试验材料及制备工艺 | 第17-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试验设备 | 第17页 |
·RE-N-C-S-V-Nb盐浴多元共渗热处理工艺 | 第17-19页 |
·氮化工艺 | 第19页 |
·性能测试方法 | 第19-21页 |
·热疲劳试验方法及评定方法 | 第19-20页 |
·抗高温氧化试验 | 第20-21页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21页 |
·组织及性能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RE-N-C-S-V-Nb盐浴多元共渗对H13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23-39页 |
·引言 | 第23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3-37页 |
·Re-N-C-S-V-Nb盐浴多元共渗层组织结构 | 第23-24页 |
·渗层硬度变化 | 第24-25页 |
·热疲劳裂纹形貌 | 第25-34页 |
·未处理H13钢热疲劳裂纹的发展 | 第25-27页 |
·RE-N-C-S-V-Nb盐浴多元共渗H13钢热疲劳裂纹的发展 | 第27-29页 |
·氮化处理H13钢热疲劳裂纹的发展 | 第29-30页 |
·冷热循环2000次后三组试样的横断面裂纹形貌 | 第30-32页 |
·H13钢热疲劳裂纹的萌生与生长机理 | 第32-34页 |
·热疲劳前后相组成变化 | 第34-35页 |
·试样表面硬度变化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RE-N-C-S-V-Nb盐浴多元共渗对H13钢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39-53页 |
·引言 | 第39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9-50页 |
·氧化动力学曲线 | 第39-43页 |
·氧化膜的相组成 | 第43-45页 |
·氧化膜的形貌 | 第45-49页 |
·试样的硬度变化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