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人工后坐测试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引言 | 第8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火炮后坐测试水平的发展 | 第8-11页 |
·火炮前冲技术 | 第9页 |
·可压缩液体技术 | 第9-10页 |
·电流变体技术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1-16页 |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光电对准 | 第12页 |
·液压驱动系统 | 第12-16页 |
·液压施力系统 | 第12-13页 |
·角度调整缸 | 第13-14页 |
·施力机械手 | 第14-16页 |
第三章 系统结构设计及分析 | 第16-27页 |
·整体结构组成 | 第16-17页 |
·固定基座 | 第17页 |
·基座受力的有限元分析 | 第17-20页 |
·姿态调整机构 | 第20-27页 |
·升降装置 | 第20-22页 |
·俯仰装置 | 第22-24页 |
·左右微摆装置 | 第24页 |
·水平微调装置 | 第24-27页 |
第四章 光电对准系统 | 第27-35页 |
·光电对准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基本组成 | 第27页 |
·对准系统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光学系统原理 | 第28-31页 |
·光学系统参数 | 第28-29页 |
·激光准直扩束系统 | 第29-30页 |
·后方自准直物镜焦距 | 第30页 |
·光源的选择 | 第30-31页 |
·四象限光电池 | 第31-33页 |
·光电池基本结构 | 第31页 |
·四象限光电池工作原理 | 第31页 |
·信号处理方式 | 第31-33页 |
·对准系统的定位装置 | 第33-34页 |
·声光提示界面 | 第34-35页 |
第五章 传感测试系统 | 第35-47页 |
·力传感器 | 第35-37页 |
·拉压传感器原理 | 第35页 |
·力值测量 | 第35-37页 |
·位移传感器 | 第37-40页 |
·磁栅传感器原理 | 第37-39页 |
·传感器安装位置 | 第39页 |
·传感器指标参数 | 第39-40页 |
·轴角编码器 | 第40-42页 |
·编码器分类 | 第40页 |
·编码器测量原理 | 第40页 |
·角度测量 | 第40-42页 |
·测速装置 | 第42-47页 |
·自由复进速度测量 | 第42-45页 |
·人工后坐、复进速度测量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系统分析及精度保障措施 | 第47-51页 |
·施力分析及保障措施 | 第47-48页 |
·蓄能器 | 第47页 |
·测力精度保证措施 | 第47-48页 |
·位移精度 | 第48页 |
·位移测量分析 | 第48页 |
·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 第48页 |
·姿态角度精度 | 第48-49页 |
·姿态调整分析 | 第48-49页 |
·角度传感器定位保证措施 | 第49页 |
·后坐速度测量实验 | 第49-5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