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J-1A/1B影像的滇池水质遥感监测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水质参数反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叶绿素 a 反演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悬浮物反演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其它水质参数反演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 2 水质参数反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5-20页 |
| ·水质参数反演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 ·可反演的水质参数 | 第16页 |
| ·水质参数反演方法 | 第16-17页 |
| ·分析方法 | 第16页 |
| ·经验方法 | 第16-17页 |
| ·半经验方法 | 第17页 |
| ·水质参数反演常用数据源 | 第17-19页 |
| ·多光谱数据 | 第17-18页 |
| ·高光谱数据 | 第18页 |
| ·新型卫星遥感数据 | 第18-19页 |
| ·小结 | 第19-20页 |
| 3 遥感数据预处理 | 第20-34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 ·HJ-1A/1B 数据概述 | 第21-23页 |
| ·HJ-1A/1B 数据获取 | 第23页 |
| ·HJ-1A/1B 数据预处理 | 第23-25页 |
|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 | 第23-24页 |
|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 | 第24页 |
| ·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 | 第24-25页 |
| ·滇池水体提取 | 第25页 |
| ·实地水质监测数据分析 | 第25-33页 |
| ·SD 的时空分析 | 第27-29页 |
| ·TN 的时空分析 | 第29-30页 |
| ·TP 的时空分析 | 第30-31页 |
| ·NH3N 的时空分析 | 第31-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反演滇池水质 | 第34-40页 |
| ·水华信息分析 | 第34-35页 |
| ·敏感波段分析与选择 | 第35-39页 |
| ·水质参数与单波段的相关关系 | 第35页 |
| ·水质参数与波段组合的相关关系 | 第35-36页 |
| ·水质参数与波段组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36-37页 |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5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反演滇池水质 | 第40-48页 |
|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概述 | 第40-41页 |
| ·BP 神经网络模型反演滇池水质 | 第41-44页 |
| ·BP 网络模型概述 | 第41页 |
| ·BP 网络模型建立 | 第41-43页 |
| ·BP 网络模型的检验 | 第43-44页 |
| ·RBF 网络模型反演滇池水质 | 第44-47页 |
| ·RBF 网络模型概述 | 第44-45页 |
| ·RBF 网络模型建立 | 第45页 |
| ·RBF 网络模型的检验 | 第45-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6 水质遥感监测的适应性分析 | 第48-52页 |
| ·各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 第48-51页 |
| ·结果分析与总结 | 第51-52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 ·总结 | 第52页 |
| ·展望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与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