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 第21-30页 |
|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第21-26页 |
| ·单激发态的组态相互作用(CIS)计算方法 | 第22-24页 |
|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第24-26页 |
| ·理论计算常用基组 | 第26-27页 |
| ·溶剂效应的理论模型 | 第27-28页 |
| ·ONIOM 分层方法简介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黄素单体激发态性质的量子化学计算 | 第30-49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理论方法与计算细节 | 第31-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8页 |
| ·核黄素(RF)的激发态计算 | 第33-45页 |
| ·光黄素(LF)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激发态计算 | 第45-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蛋白环境中黄素的基态结构与其激发态的电子转移机制 | 第49-60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模型构建与计算方法 | 第50-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9页 |
| ·蛋白环境中FAD 异咯嗪环的结构特征 | 第54-55页 |
| ·蛋白环境中FAD 异咯嗪环的电子结构 | 第55-58页 |
| ·蛋白环境中FAD 与Trp 体系的CT 态激发能的定性研究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人工黄素类光受体模型激发态的理论研究 | 第60-86页 |
| ·引言 | 第60-62页 |
| ·分子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62-64页 |
| ·计算方法与细节 | 第62页 |
| ·电子转移耦合矩阵元的相关理论 | 第62-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84页 |
| ·真空中PPF 分子的激发态性质研究 | 第64-70页 |
| ·溶液中PPF 分子的激发态性质研究 | 第70-77页 |
| ·溶液中FT 分子的激发态性质研究 | 第77-84页 |
| ·结论 | 第84-86页 |
| 结束语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