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5页 |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5-20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1 乳成分 | 第16页 |
2 乳成分的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环境因素 | 第16-18页 |
·异常代谢 | 第18-19页 |
3 意义与目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物理降温缓解热应激对奶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 | 第20-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实验动物与分组 | 第20页 |
·血样、乳样的采集 | 第20-21页 |
·牛舍干湿温度的记录 | 第21页 |
·诊断试剂盒 | 第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2 结果分析 | 第22-26页 |
·牛舍THI统计结果 | 第22-23页 |
·血液生化指标统计结果 | 第23-24页 |
·血糖、血浆钾检测结果 | 第23页 |
·血浆脂类检测结果 | 第23页 |
·肝功能检测指标结果 | 第23-24页 |
·乳成分检测及产奶量统计结果 | 第24-25页 |
·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性结果 | 第25-26页 |
3 讨论与分析 | 第26-30页 |
·THI | 第26页 |
·血浆K~+ | 第26-27页 |
·血糖、TL、ENFA、TG、TC、TP、ALB | 第27-28页 |
·肝功能指标 | 第28-29页 |
·GGT、AST、ALT | 第28-29页 |
·乳成分(MP、MF、LA) | 第29-30页 |
4 结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奶水牛不同血糖水平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变化研究 | 第31-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实验动物与方法 | 第31-32页 |
·血样、奶样的采集 | 第32页 |
·诊断试剂盒 | 第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检测方法 | 第32-33页 |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2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及乳成分检测、产奶量统计结果 | 第33-47页 |
·血液生化指标指标检测结果 | 第33-39页 |
·低血糖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第33-35页 |
·中间血糖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第35-37页 |
·高血糖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第37-39页 |
·奶水牛乳成分检测及产奶量统计结果 | 第39-42页 |
·低血糖组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正常血糖组检测结果 | 第40-41页 |
·高常血糖组检测结果 | 第41-42页 |
·血液生化指标、乳成分、产奶量不同组别的差异性检验 | 第42-43页 |
·血液生化指标与乳成分、产奶量之间的相关性 | 第43-47页 |
·低血糖组相关性 | 第43页 |
·正常血糖组相关性 | 第43页 |
·正常血糖组相关性 | 第43-47页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7-52页 |
·血糖与血脂 | 第47-48页 |
·肝功能指标 | 第48-50页 |
·乳成分 | 第50-51页 |
·产奶量 | 第51-52页 |
4 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