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化学论文--环境污染化学论文--土壤污染化学论文

天津市地表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水资源概述第11-14页
   ·地表水体系中重金属研究的综述第14-18页
     ·水体中溶解态重金属含量综述第14-16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研究概述第16-18页
   ·沉积物和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的研究进展第18-22页
     ·国内外重金属形态研究进展第18-20页
     ·国内外形态分析方法研究综述第20-22页
   ·国内外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环境评价标准概况及对比分析第22-26页
     ·基于重金属总量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第22-25页
     ·基于形态学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第25-26页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第26-28页
     ·问题的提出第26页
     ·选题依据第26页
     ·研究目的第26-28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状况及采样分析方法第28-35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8-30页
     ·地理位置第28页
     ·气候特征第28-29页
     ·水文第29页
     ·天津水环境的特点第29-30页
   ·地表水体水样和水系沉积物的采集和处理第30-32页
     ·采样点的选择第30-31页
     ·水样和沉积物的采集及预处理第31-32页
   ·实验及样品的分析第32-35页
     ·ICP-MS工作条件第32-33页
     ·重金属总量的分析方法第33页
     ·重金属形态的分析方法第33-35页
第三章 地表水体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第35-50页
   ·重金属的化学特征第35-36页
   ·河流体系中溶解态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第36-38页
   ·河流系统中部分溶解态重金属的分布规律第38-45页
     ·海河河水中部分溶解态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第38-39页
     ·独流减河河水中部分溶解态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第39-41页
     ·蓟运河河水中部分溶解态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第41-42页
     ·永定新河河水中部分溶解态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第42-44页
     ·天津市12条河流中部分溶解态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第44-45页
   ·排污河系统中部分溶解态重金属的分布规律第45-46页
   ·湖泊、水库中部分溶解态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第46-49页
     ·于桥水库中部分溶解态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第46-47页
     ·大黄堡湿地柱状孔隙水中部分溶解态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第47-48页
     ·天津市九个湖泊、水库中溶解态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地表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第50-65页
   ·水系沉积物中部分重金属的分布规律第50-55页
     ·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Cr的含量分布第50-51页
     ·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Mn的含量分布第51-52页
     ·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Co的含量分布第52页
     ·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Ni、Cu和Zn的含量分布第52-54页
     ·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As、Cd和Pb的含量分布第54-55页
   ·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各种形态的分布特征第55-64页
     ·蓟运河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第56-59页
     ·永定新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第59-64页
   ·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天津地表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风险评价第65-70页
   ·七大水系主干流水系沉积物中部分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第66-67页
   ·天津市地表水体沉积物中部分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第67-69页
   ·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天津地表水体溶解态重金属的一些地球化学迁移特征第70-77页
   ·地表水体中溶解态重金属的总量和碱度的关系第70-71页
   ·地表水体中溶解态重金属的总量和水体pH的关系第71-72页
   ·地表水体中溶解态重金属的总量和电导率的关系第72-76页
   ·小结第76-77页
第七章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间接能量测定法分析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静息能量消耗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基于三种水平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