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盾叶薯蓣概况 | 第11-14页 |
·盾叶薯蓣生物学特征 | 第11页 |
·盾叶薯蓣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11-14页 |
·盾叶薯蓣中甾体皂苷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甾体皂苷的提取 | 第15页 |
·甾体皂苷的除杂 | 第15页 |
·甾体皂苷的分离 | 第15-16页 |
·甾体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6页 |
·吸附树脂——库伦滴定法 | 第16页 |
·薄层扫描法 | 第16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6-17页 |
·甾体皂苷的结构鉴定 | 第17页 |
·甾体皂苷的药理作用 | 第17-18页 |
·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薯蓣皂苷元的提取方法 | 第19-20页 |
·自然发酵法 | 第19页 |
·分离法 | 第19-20页 |
·酶解法 | 第20页 |
·生物转化法 | 第20页 |
·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20-22页 |
·重量法 | 第20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20-21页 |
·薄层扫描法 | 第21页 |
·气相色谱法 | 第21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1-22页 |
·薯蓣皂苷元的药理作用 | 第22页 |
·盾叶薯蓣的综合利用 | 第22-23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盾叶薯蓣中甾体皂苷的分离制备与结构鉴定 | 第24-3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药材 | 第24页 |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盾叶薯蓣中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 | 第25-27页 |
·检测方法 | 第25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 第25页 |
·薄层色谱分析方法 | 第25页 |
·甾体皂苷的提取与除杂 | 第25-26页 |
·甾体皂苷的分离 | 第26-27页 |
·盾叶薯蓣中甾体皂苷的结构鉴定 | 第27-34页 |
·化合物S-1的结构鉴定 | 第27-28页 |
·化合物S-2的结构鉴定 | 第28-29页 |
·化合物S-3的结构鉴定 | 第29-30页 |
·化合物S-4的结构鉴定 | 第30-31页 |
·化合物S-5的结构鉴定 | 第31-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盾叶薯蓣中甾体皂苷的UPLC/Q-TOF MS表征 | 第35-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36页 |
·仪器 | 第36页 |
·实验条件 | 第36-37页 |
·样品制备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8页 |
·对照品的质谱裂解规律 | 第37-39页 |
·提取物中甾体皂苷的UPLC/Q-TOF MS表征 | 第39-48页 |
·化合物22~31的表征 | 第40-42页 |
·化合物2~7和21的表征 | 第42-44页 |
·化合物13和17的表征 | 第44-45页 |
·化合物8~12、14~16和18~20的表征 | 第45-47页 |
·化合物1的表征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8页 |
第四章 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58-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8页 |
·实验仪器 | 第58-59页 |
·实验方法 | 第59-60页 |
·薯蓣皂苷元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分析 | 第59页 |
·样品溶液的制备与测定 | 第59页 |
·黄姜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 | 第59页 |
·黄姜总皂苷的水解工艺条件 | 第59-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6页 |
·薯蓣皂苷元的HPLC分析 | 第60-61页 |
·薯蓣皂苷元标准工作曲线 | 第60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60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60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60-61页 |
·样品测定 | 第61页 |
·黄姜总皂苷的提取条件研究 | 第61-64页 |
·乙醇浓度对薯蓣皂苷元得率的影响 | 第62页 |
·料液比对薯蓣皂苷元得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回流时间对薯蓣皂苷元得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黄姜总皂苷的水解条件研究 | 第64-66页 |
·水解时间对薯蓣皂苷元得率的影响 | 第64页 |
·硫酸浓度对薯蓣皂苷元得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硫酸用量对薯蓣皂苷元得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盾叶薯蓣提取薯蓣皂苷元后的废渣制取淀粉的研究 | 第67-75页 |
·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67-68页 |
·实验材料 | 第67页 |
·实验试剂 | 第67页 |
·实验仪器 | 第67-68页 |
·实验方法 | 第68-70页 |
·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68-69页 |
·实验试剂 | 第68页 |
·操作方法 | 第68-69页 |
·黄姜淀粉的制备 | 第69-70页 |
·操作步骤 | 第69-70页 |
·淀粉得率及回收率计算公式 | 第7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4页 |
·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70-71页 |
·DNS标准工作曲线 | 第70-71页 |
·样品淀粉含量测定结果 | 第71页 |
·黄姜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71-73页 |
·浸泡时间对淀粉得率的影响 | 第71-72页 |
·打浆时间对淀粉得率的影响 | 第72-73页 |
·料液比对淀粉得率的影响 | 第73页 |
·黄姜淀粉的回收率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 | 第8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