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与试验论文

喷管气流反推减后坐武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1 绪论第13-21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页
   ·内弹道计算的发展第13-14页
   ·结构减后坐技术概述第14-16页
     ·前冲技术(软后坐技术)第14-15页
     ·超长后坐技术第15页
     ·二维后坐技术第15-16页
   ·内能源减后坐技术概述第16-18页
     ·膛口制退技术第16页
     ·平衡炮工作原理第16-17页
     ·无后坐力炮工作原理第17页
     ·喷口前置无后坐力炮工作原理第17-18页
     ·膨胀波火炮工作原理第18页
   ·空心弹丸发展现状第18-19页
     ·国外发展现状第18-19页
     ·国内发展现状第1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2 喷管前置式低后坐武器减后坐机理研究第21-43页
   ·引言第21页
   ·喷管前置式低后坐武器两相流内弹道模型第21-26页
     ·物理模型第21-23页
     ·数学模型第23-26页
   ·内弹道两相流力学模型的计算方法第26-31页
     ·差分格式第26页
     ·稳定性条件第26-27页
     ·初始条件第27页
     ·边界条件第27-30页
     ·滤波和守恒检查方程第30页
     ·网格自动生成技术第30-31页
   ·发射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31-36页
     ·数值仿真计算实例第31页
     ·定容燃烧阶段主要状态量的分析第31-33页
     ·弹道循环阶段主要状态量的分析第33-35页
     ·喷管气流喷射情况分析第35-36页
   ·喷管前置式低后坐武器和普通自动武器发射性能对比第36-38页
     ·弹丸出膛口动能分析第37页
     ·后坐力对比分析第37-38页
   ·喷管前置式低后坐武器减后坐效率研究第38-39页
   ·喷管前置式低后坐武器发射性能的影响因素第39-41页
     ·导气孔打开时间对发射性能的影响第39-40页
     ·导气孔大小对发射性能的影响第40页
     ·导气管长度对发射性能的影响第40页
     ·导气管直径对发射性能的影响第40-41页
     ·喷口张角对发射性能的影响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3 喷管后置式低后坐武器减后坐机理研究第43-58页
   ·引言第43页
   ·喷管后置式低后坐武器的特点第43-44页
   ·喷管后置式低后坐武器两相流内弹道模型第44-46页
     ·物理模型第44-45页
     ·基本假设第45页
     ·数学模型第45-46页
   ·内弹道两相流力学模型的计算方法第46-48页
     ·差分格式第46-47页
     ·稳定性条件第47页
     ·初始条件第47页
     ·边界条件第47-48页
     ·数值计算中的技术处理第48页
   ·发射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8-53页
     ·数值仿真计算实例第48-49页
     ·点火阶段主要状态量的分析第49-50页
     ·弹道循环阶段主要状态量的分析第50-53页
   ·有无喷管减后坐结构关键参数对比第53-55页
     ·膛内压力对比第54页
     ·弹丸、自动机运动速度对比第54-55页
     ·减后坐效率对比第55页
   ·喷管后置式低后坐武器发射性能的影响因素第55-57页
     ·导引孔打开时间对发射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自动机质量对减后坐效率的影响第56页
     ·膛底腔室截面积对发射性能的影响第56-57页
     ·其它参数改变对发射性能的影响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4 环形空心弹气动特性研究第58-75页
   ·引言第58-59页
   ·环形空心弹方案设计及结构研究第59-60页
     ·环形空心弹概念的提出第59页
     ·环形空心弹设计方案第59-60页
   ·环形空心弹超音速流场数值模拟第60-64页
     ·空心弹丸超音速流场特点第60页
     ·控制方程第60-62页
     ·数值方法第62-63页
     ·湍流模型第63页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第63-64页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第64-71页
     ·环形空心弹丸与普通弹丸流场对比分析第64-69页
     ·改进型环形空心弹丸流场分析第69-71页
   ·环形空心弹丸外弹道数值模拟第71-72页
     ·基本假设第71页
     ·外弹道微分方程第71-72页
   ·外弹道仿真结果分析第72-73页
   ·环形空心弹丸实弹射击稳定性实验第73页
   ·总结第73-75页
5 喷口外流场分析第75-93页
   ·引言第75页
   ·喷口外流场数值计算第75-78页
     ·控制方程第75-76页
     ·数值方法第76页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第76-77页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77-78页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第78-87页
     ·数值仿真计算实例第78页
     ·喷口外流场压力分布图第78-82页
     ·喷口外流场马赫数分布图第82-84页
     ·喷口外流场温度分布图第84-87页
   ·喷口外流场实验验证第87-90页
     ·实验原理和方法第87-88页
     ·实验结果第88-90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90页
   ·喷口外流场安全性分析第90-92页
     ·冲击波超压安全性分析第90-91页
     ·喷口外火焰安全性分析第91-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6 喷管前置式低后坐武器发射性能实验研究第93-103页
   ·引言第93页
   ·实验方案总体设计第93-97页
     ·测量对象的选择第93页
     ·测量工作流程第93-95页
     ·实验枪的设计第95-96页
     ·喷管减后坐装置设计第96-97页
   ·实验原理和方法第97-98页
     ·弹丸初速测量的原理与方法第97页
     ·后坐速度测量的原理与方法第97-98页
   ·实验结果第98-101页
     ·未装喷管减后坐装置实验枪测量结果第99页
     ·喷管前置式低后坐实验枪测量结果第99-101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7 结束语第103-106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103页
   ·本文创新点第103-104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2页
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第112页
攻博期间所参与的国防专利研究第112页
攻博期间以合作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进的模糊聚类算法及其在电信欠费数据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多尺度图像超分辨率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