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6页 |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 ·农村社区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农村社区建设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3-14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 ·个案访谈法 | 第14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 ·研究视角 | 第14页 |
| ·研究结论 | 第14页 |
| ·研究对策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构建农村和谐社区的理论解析 | 第16-21页 |
| ·本文的基本概念及含义 | 第16-17页 |
| ·社区 | 第16页 |
| ·农村社区 | 第16-17页 |
| ·农村和谐社区 | 第17页 |
| ·构建农村和谐社区需要探讨的几个关系 | 第17-18页 |
| ·构建农村和谐社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 第17页 |
| ·构建农村和谐社区与村民自治的关系 | 第17-18页 |
| ·构建农村和谐社区与农村城镇化的关系 | 第18页 |
| ·政府主导与农民群众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18页 |
| ·天津农村社区的功能概述 | 第18-21页 |
| ·经济发展功能 | 第19页 |
| ·文化传承功能 | 第19-20页 |
| ·维护社会稳定功能 | 第20页 |
| ·绿色保障功能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构建农村和谐社区的实证研究设计 | 第21-24页 |
|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 ·调查说明 | 第21-24页 |
| ·调查内容 | 第21页 |
| ·调查方法 | 第21-22页 |
| ·数据资料的处理 | 第22-24页 |
| 第四章 天津农村社区的实证分析 | 第24-48页 |
| ·调查样本的总体说明 | 第24-30页 |
| ·调查对象的性别和年龄结构 | 第24页 |
| ·调查对象的经济社会特征 | 第24-30页 |
| ·制约构建农村和谐社区的因素分析 | 第30-48页 |
| ·社会分化 | 第30-31页 |
| ·社会保障 | 第31-37页 |
| ·社区管理与村民自治 | 第37-43页 |
| ·土地征用 | 第43-45页 |
| ·社区治安 | 第45-48页 |
| 第五章 构筑天津农村和谐社区体系 | 第48-55页 |
| ·构想的提出 | 第48-49页 |
| ·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为出发点,构筑天津农村和谐社区体系 | 第49-55页 |
| ·创新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惠农增收系统 | 第50-51页 |
| ·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健全教育培训系统 | 第51-52页 |
|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优化民主自治系统 | 第52-53页 |
| ·构建农村社区崭新格局,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系统 | 第53页 |
| ·建立健全社区整合系统 | 第53-55页 |
| 结语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