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1页 |
·引言 | 第10页 |
·β-二酮类化合物 | 第10-13页 |
·1 -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 | 第12页 |
·2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 第12-13页 |
·杂环化合物—2,6-吡啶二羧酸 | 第13页 |
·稀土及其配合物 | 第13-15页 |
·金属铜及其配合物 | 第15页 |
·稀土(Cu)配合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 第15-16页 |
·抑菌试验 | 第16-17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6页 |
·抑菌圈法 | 第16-17页 |
·营养肉汤稀释法 | 第17页 |
·探索稀土(Cu)三元配合物与 DNA 间的作用方式 | 第17-20页 |
·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试剂及其配制 | 第18页 |
·测试药物与 CT-DNA 作用方式的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吡唑啉酮杂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第21-35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2页 |
·吡唑啉酮杂环配合物的合成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3页 |
·元素分析 | 第23-24页 |
·红外光谱数据 | 第24-25页 |
·紫外光谱谱图 | 第25页 |
·XRD 谱图 | 第25-26页 |
·XPS 数据 | 第26-27页 |
·TG-DTA 分析 | 第27-29页 |
·TEM | 第29页 |
·荧光光谱图 | 第29-30页 |
·抑菌试验 | 第30-32页 |
·配合物与 DNA 的作用方式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稀土噻吩甲酰三氟丙酮杂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第35-47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稀土噻吩甲酰三氟丙酮杂环配合物的合成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元素分析 | 第36页 |
·红外光谱数据 | 第36-38页 |
·紫外光谱谱图 | 第38页 |
·XRD 谱图 | 第38-39页 |
·XPS 数据 | 第39-40页 |
·TG-DTA 分析 | 第40-42页 |
·TEM | 第42页 |
·抑菌试验 | 第42-44页 |
·配合物与 DNA 的作用方式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β-二酮类配合物的合成、抗菌活性及其与 DNA 作用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47-55页 |
·引言 | 第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7页 |
·β-二酮类配合物的合成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元素分析 | 第48页 |
·红外光谱数据 | 第48-49页 |
·紫外光谱谱图 | 第49页 |
·XRD 谱图 | 第49-50页 |
·TG-DTA 分析 | 第50-51页 |
·抑菌试验 | 第51-52页 |
·配合物与 DNA 作用方式探索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全文总结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8页 |
硕士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