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鲁苏低碳化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1. 前言第12-25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7页
     ·选题背景第12-17页
     ·研究意义第17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7-23页
     ·对低碳经济概念的认识第18页
     ·碳排放计算研究综述第18-19页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综述第19-20页
     ·国际贸易与碳排放第20-21页
     ·碳规制及政策工具研究综述第21-22页
     ·碳排放情景分析法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24-25页
2.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第25-28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25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26页
   ·绿色经济理论第26页
   ·生态经济理论第26页
   ·低碳经济理论第26-28页
3. 低碳化发展内涵及特征第28-31页
   ·低碳化发展内涵及属性第28-29页
     ·低碳化发展提出的意义第28页
     ·低碳化发展的内涵第28-29页
   ·低碳化发展与低碳经济比较分析第29页
   ·低碳化发展属性第29-31页
     ·发展的动态性第29-30页
     ·发展的系统性第30页
     ·发展的可持续性第30-31页
4. 鲁苏低碳化水平比较分析第31-45页
   ·鲁苏两省低碳化发展基础比较第32-36页
     ·人口规模水平第32页
     ·经济规模水平第32-33页
     ·资源环境水平第33-35页
     ·新能源利用水平第35-36页
   ·鲁苏碳排放规模水平比较第36-37页
     ·碳排放总量水平第36页
     ·人均碳排放与人均 GDP第36-37页
   ·碳排放效率第37-40页
     ·碳排放强度第37-38页
     ·碳生产力第38-39页
     ·碳排放弹性系数第39-40页
   ·产业结构碳排放比较第40-41页
   ·能源消费及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比较第41-45页
     ·鲁苏能源消费水平第41-42页
     ·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第42-43页
     ·能源消耗碳排放水平第43-45页
5. 碳排放要素贡献额第45-51页
   ·计算方法第45-47页
   ·数据来源第47页
   ·鲁苏碳排放因素分解分析第47-51页
6.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1-56页
   ·结论第51-53页
     ·山东省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碳排放高第51页
     ·社会发展对制约低碳化发展起关键作用第51-52页
     ·江苏省能源消费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第52页
     ·山东省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依赖程度较大第52页
     ·政策的实施对低碳化发展水平有积极影响第52-53页
   ·政策建议第53-56页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加绿色新兴产业的比例第53-54页
     ·开发引进低碳技术,提高两省的能源利用效率第54页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增加碳吸收第54页
     ·完善低碳化发展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54-55页
     ·倡导低碳化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研究
下一篇:对日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