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9页 |
| ·理论研究 | 第11-14页 |
| ·经验公式研究 | 第14-17页 |
| ·模型试验研究 | 第17-18页 |
| ·数值模拟研究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9-21页 |
| 2 波浪冲击过程中流场变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21-41页 |
| ·试验设备 | 第21-23页 |
| ·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 | 第23-25页 |
| ·PIV技术简介 | 第23页 |
| ·PIV测试系统 | 第23-25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5-40页 |
| ·流场分析 | 第25-37页 |
| ·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关系 | 第37-40页 |
| ·本章总结 | 第40-41页 |
| 3 随机波无反射数值水槽模型 | 第41-78页 |
| ·控制方程 | 第42-43页 |
| ·计算网格的划分 | 第43-44页 |
| ·控制方程的数值离散 | 第44-52页 |
| ·时均运动方程的离散 | 第44-48页 |
| ·紊流模型的离散 | 第48-50页 |
| ·连续方程的离散 | 第50页 |
| ·速度—压力修正方程 | 第50-52页 |
| ·无反射数值造波边界条件 | 第52-60页 |
| ·基本原理 | 第52-59页 |
| ·造波板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59-60页 |
| ·其它边界条件 | 第60-63页 |
| ·海绵层阻尼消波边界 | 第60-61页 |
| ·自由表面边界 | 第61-62页 |
| ·壁函数技术 | 第62-63页 |
| ·数值稳定条件和收敛条件 | 第63-64页 |
| ·计算流程 | 第64页 |
| ·无反射数值波浪水槽的验证 | 第64-76页 |
| ·全反射情形的数值计算结果 | 第64-73页 |
| ·部分反射情形的数值计算结果 | 第73-76页 |
| ·本章总结 | 第76-78页 |
| 4 波浪冲击过程的数值计算 | 第78-110页 |
| ·冲击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78-81页 |
| ·数值模型的验证 | 第81-90页 |
| ·结构物底面的波浪冲击压力 | 第81-88页 |
| ·速度场和压力场之间关系的验证 | 第88-90页 |
| ·波浪冲击压力特性的统计分析 | 第90-101页 |
| ·冲击压力沿结构物底面的分布 | 第91-96页 |
| ·相对入射波高对最大冲击压力的影响 | 第96-98页 |
| ·结构相对宽度对最大冲击压力的影响 | 第98-100页 |
| ·结构相对净空对最大冲击压力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 ·波浪冲击流场特性的统计分析 | 第101-108页 |
| ·水质点垂向运动速度沿结构物底面的分布 | 第102-105页 |
| ·相对入射波高对水质点最大垂向运动速度的影响 | 第105页 |
| ·结构相对宽度对水质点最大垂向运动速度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 ·结构相对净空对水质点最大垂向运动速度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 ·冲击压力峰值与水质点垂向运动速度统计值之间的关系 | 第107-108页 |
| ·本章总结 | 第108-110页 |
| 5 波浪冲击过程的流场精细模拟 | 第110-126页 |
| ·嵌套网格细分方法 | 第110-119页 |
| ·网格的结构与生成 | 第110-111页 |
| ·网格间的求解顺序 | 第111-112页 |
| ·重叠区边界条件设置 | 第112-119页 |
| ·波浪冲击过程的耦合数值模拟 | 第119-125页 |
| ·本章总结 | 第125-126页 |
| 结论 | 第126-1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9-135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135-13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36-137页 |
| 致谢 | 第137-138页 |
| 作者简介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