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支撑及少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 ·现有支撑类型 | 第10-14页 |
| ·普通钢支撑性能 | 第14-15页 |
| ·少支撑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钢支撑性能及模拟方法 | 第17-38页 |
| ·单杆支撑性能研究 | 第17-19页 |
| ·单杆支撑模拟方法 | 第19-27页 |
| ·集中塑性铰法 | 第20-21页 |
| ·现象描述法 | 第21-25页 |
| ·物理模型法 | 第25-26页 |
| ·纤维模型法 | 第26-27页 |
| ·交叉支撑性能研究及模拟方法 | 第27-37页 |
| ·压杆计算长度的理论推导 | 第28-33页 |
| ·交叉支撑模拟方法 | 第33-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3章 方钢管支撑断裂延性研究 | 第38-59页 |
| ·概述 | 第38页 |
| ·评价指标 | 第38-39页 |
| ·单杆支撑的断裂延性公式 | 第39-40页 |
| ·单杆支撑试验的统计 | 第40-47页 |
| ·断裂延性公式的比较分析 | 第47-56页 |
| ·断裂延性的影响参数 | 第47-51页 |
| ·影响参数的分析 | 第51-52页 |
| ·各公式优劣的分析 | 第52-53页 |
| ·对断裂延性公式的进一步讨论 | 第53-56页 |
| ·交叉支撑断裂延性公式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4章 方钢管支撑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第59-84页 |
| ·试验背景 | 第59页 |
| ·试验概述 | 第59-61页 |
| ·试件设计 | 第61-63页 |
| ·材性试验 | 第63-64页 |
| ·加载方案及测点布置 | 第64-65页 |
| ·试件破坏过程 | 第65-72页 |
| ·试件 CB60-3-34 | 第65-67页 |
| ·试件 CB70-4-34 | 第67-68页 |
| ·试件 SB80-4-34 | 第68-70页 |
| ·试件 SB70-4.5-34 | 第70-71页 |
| ·试件 TB70-4.5-34 | 第71-72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2-82页 |
| ·滞回曲线的模拟 | 第72-76页 |
| ·断裂延性的预测 | 第76-78页 |
| ·钢支撑的平面外变形 | 第78-80页 |
| ·钢框架柱的竖向变形 | 第80-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 第5章 少支撑框架结构定义及性能研究 | 第84-103页 |
| ·概述 | 第84页 |
| ·平面框架中钢支撑截面的选择方法 | 第84-90页 |
| ·小震下钢支撑的性能要求 | 第84-86页 |
| ·大震下钢支撑的性能要求 | 第86-87页 |
| ·钢支撑的最优倾角范围 | 第87-88页 |
| ·钢支撑的布置方法 | 第88-90页 |
| ·整体框架中钢支撑布置的合理数量 | 第90-102页 |
| ·建模流程 | 第91-94页 |
| ·计算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94-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 ·结论 | 第103-104页 |
| ·展望 | 第104-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