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图表说明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9页 |
| ·极端微生物 | 第13-14页 |
| ·嗜盐微生物 | 第14-22页 |
| ·超盐环境 | 第14-15页 |
| ·嗜盐微生物的分类 | 第15-16页 |
| ·嗜盐微生物的分布 | 第16页 |
| ·嗜盐微生物的应用 | 第16-18页 |
| ·嗜盐微生物的嗜盐耐热机制 | 第18-22页 |
| ·盐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 ·盐环境微生物的经典生态学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盐环境微生物的现代生态学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 ·国内外盐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7页 |
| ·立题依据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盐井菌株的分离和菌种保藏 | 第29-34页 |
| ·材料 | 第29页 |
| ·采集的样品 | 第29页 |
| ·分离培养基 | 第29页 |
| ·方法 | 第29-31页 |
| ·水样离子成分的测定 | 第29页 |
| ·菌株的分离 | 第29-30页 |
| ·菌落、菌体形态的观察 | 第30-31页 |
| ·菌种的保藏 | 第31页 |
| ·结果 | 第31-33页 |
| ·水样化学组成 | 第31页 |
| ·菌株的筛选 | 第31-33页 |
| ·菌株的保藏 | 第33页 |
| ·讨论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第34-49页 |
| ·材料 | 第34-35页 |
| ·菌株 | 第34页 |
| ·培养基 | 第34-35页 |
| ·方法 | 第35-40页 |
| ·菌株生长温度范围的测定 | 第35-36页 |
| ·菌株生长pH值范围的测定 | 第36页 |
| ·菌株耐盐范围的测定 | 第36页 |
| ·抗生素耐性试验 | 第36页 |
| ·淀粉水解试验 | 第36页 |
| ·油脂水解试验 | 第36页 |
| ·干酪素水解试验 | 第36页 |
| ·尿素试验 | 第36页 |
| ·过氧化氢酶的测定 | 第36页 |
| ·氧化酶的测定 | 第36-37页 |
| ·柠檬酸盐试验 | 第37页 |
| ·吲哚试验 | 第37页 |
| ·甲基红试验 | 第37页 |
| ·葡萄糖产酸试验 | 第37页 |
| ·唯一碳源利用试验 | 第37页 |
| ·质粒的检测 | 第37-38页 |
| ·DNA G+C含量测定 | 第38-40页 |
| ·结果 | 第40-47页 |
| ·菌株生长温度的测定 | 第40-42页 |
| ·菌株生长pH值的测定 | 第42-43页 |
| ·菌株耐盐度的测定 | 第43-44页 |
| ·菌株对抗生素的耐性 | 第44-46页 |
| ·其它生理生化特性 | 第46-47页 |
| ·质粒的检测 | 第47页 |
| ·讨论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 第49-61页 |
| ·材料 | 第49页 |
| ·菌种与质粒 | 第49页 |
| ·培养基 | 第49页 |
| ·方法 | 第49-54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9-51页 |
| ·菌落 PCR扩增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 | 第51-52页 |
| ·纯化后的PCR产物连接 | 第52页 |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52-53页 |
| ·转化产物的检测 | 第53页 |
| ·测序 | 第53页 |
|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53页 |
| ·16S rRNA基因序列提交 | 第53-54页 |
| ·结果 | 第54-59页 |
| ·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第54页 |
| ·PCR产物的克隆及转化产物的检测 | 第54-56页 |
|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56-59页 |
| ·讨论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部分菌株的鉴定 | 第61-79页 |
| ·Thalassobacillus属菌株 YJ0201的鉴定描述 | 第61-65页 |
| ·菌株 YJ0201的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 | 第61页 |
| ·菌株 YJ0201的形态和部分生理生化特性 | 第61-63页 |
| ·菌株 YJ0201的描述 | 第63-65页 |
| ·菌株 YJ0216的鉴定描述 | 第65-67页 |
| ·菌株 YJ0216的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 | 第65页 |
| ·菌株 YJ0216的形态和 G+C含量的测定 | 第65-67页 |
| ·菌株 YJ0216的描述 | 第67页 |
| ·菌株 YJ0218的鉴定描述 | 第67-69页 |
| ·菌株 YJ0218的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 | 第67页 |
| ·菌株 YJ0218的形态 | 第67-69页 |
| ·菌株 YJ0218的描述 | 第69页 |
| ·菌株 YJ0232的鉴定描述 | 第69-72页 |
| ·菌株 YJ0232的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 | 第69-70页 |
| ·菌株 YJ0232的形态和部分生理生化特性 | 第70-72页 |
| ·菌株 YJ0232的描述 | 第72页 |
| ·Idiomarina属菌株 YJ0238的鉴定描述 | 第72-75页 |
| ·菌株 YJ0238的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 | 第72-73页 |
| ·菌株 YJ0238的形态和部分生理生化特性 | 第73-74页 |
| ·菌株 YJ0238的描述 | 第74-75页 |
| ·Chromohalobacter属菌株 YJ0239的鉴定描述 | 第75-78页 |
| ·菌株 YJ0239的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 | 第75页 |
| ·菌株 YJ0239的形态和部分生理生化特性 | 第75-78页 |
| ·菌株 YJ0239的描述 | 第78页 |
| ·讨论 | 第78-79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 附录A | 第88-94页 |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