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中市场支配地位的传导--以美国判例和学说为中心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导言:问题的提出 | 第6-8页 |
第一章 杠杆理论在判例中的确立和发展 | 第8-16页 |
一、杠杆理论的确立 | 第8-10页 |
二、伯克案后的发展 | 第10-11页 |
三、对杠杆理论的反驳 | 第11-14页 |
四、美国最高法院的态度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杠杆理论在理论上的发展 | 第16-20页 |
一、传统杠杆理论的观点 | 第16-17页 |
二、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 第17-19页 |
三、后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防御性杠杆理论 | 第20-25页 |
一、防御性杠杆的含义 | 第20-21页 |
(一) 防御性杠杆理论的提出 | 第20页 |
(二) 市场分割行为 | 第20-21页 |
(三) 分割行为对原市场的侵蚀 | 第21页 |
二、防御性杠杆的负面影响 | 第21-23页 |
(一) 杠杆作用对竞争的阻碍 | 第21-22页 |
(二) 杠杆作用对创新的遏制 | 第22-23页 |
三、对“微软案”的解读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杠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9页 |
一、对商务部否决理由的评析 | 第25-27页 |
二、对我国反垄断执法的启示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附件 | 第3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