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形象屏蔽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安徽呈坎景区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图目录 | 第10-11页 |
表目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目标 | 第25-2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8-34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 第28-31页 |
二、旅游形象感知理论 | 第31-32页 |
三、营销传播学理论 | 第32-33页 |
四、其他学科理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旅游形象屏蔽的概念体系与原因 | 第34-48页 |
一、旅游形象屏蔽的概念体系 | 第34-38页 |
二、旅游形象屏蔽的原因梳理 | 第38-46页 |
三、旅游形象屏蔽的综合描绘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旅游形象屏蔽的方案设计与分析 | 第48-69页 |
一、研究问题与方案设计 | 第48-50页 |
二、网络数据分析 | 第50-56页 |
三、问卷调研分析 | 第56-62页 |
四、对比分析 | 第62-69页 |
第五章 呈坎景区突破形象屏蔽的策略 | 第69-83页 |
一、呈坎景区面临的旅游形象问题 | 第69-71页 |
二、着力形象重塑,以定位谋前景 | 第71-74页 |
三、拓宽传播路径,以渠道推形象 | 第74-78页 |
四、构建形象穹,以压感聚氛围 | 第78-8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6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84-85页 |
三、研究展望 | 第85-86页 |
附录1: 安徽呈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状况评价表 | 第86-87页 |
附录2: 安徽呈坎景区旅游形象的调研问卷 | 第87-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7页 |
后记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