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强制医疗诉讼程序的构建
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强制医疗的概述 | 第10-16页 |
第一节 强制医疗的概念 | 第10-12页 |
一、概念 | 第10-11页 |
二、性质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强制医疗的功能及其价值评析 | 第12-16页 |
一、社会防卫功能 | 第12-13页 |
二、医疗救助功能 | 第13-14页 |
三、程序正当化功能 | 第14-15页 |
四、人权保障功能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我国强制医疗的立法与存在的问题 | 第16-21页 |
第一节 强制医疗的立法现状 | 第16-19页 |
一、《刑法》、《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 第17页 |
二、《刑事诉讼法》 | 第17-18页 |
三、《精神卫生法》 | 第18页 |
四、地方性法规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强制医疗的立法缺陷 | 第19-21页 |
一、适用对象单一 | 第19页 |
二、适用条件模糊 | 第19-20页 |
三、决定主体不明 | 第20页 |
四、适用程序缺失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强制医疗程序法的域外考察和借鉴 | 第21-30页 |
第一节 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之比较 | 第22-24页 |
一、主观条件(适用对象)之比较 | 第22-23页 |
二、客观条件之比较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强制医疗的诉讼程序之比较 | 第24-29页 |
一、决定主体之比较 | 第24-25页 |
二、审前程序之比较 | 第25-26页 |
三、法庭审理程序之比较 | 第26-29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构建我国强制医疗诉讼程序的若干设想 | 第30-44页 |
第一节 立法的改革 | 第30-33页 |
第二节 程序的设计 | 第33-42页 |
一、适用对象和适用条件的调整 | 第33-35页 |
二、程序的启动 | 第35-37页 |
三、法庭审理 | 第37-41页 |
四、期限等问题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其他相关的立法问题 | 第42-44页 |
一、无法治愈的精神病人是否适用强制医疗 | 第42页 |
二、强制治疗的费用 | 第42-43页 |
三、司法鉴定的鉴定机构及其费用 | 第43页 |
四、临时性监禁医疗的问题 | 第43页 |
五、责任归责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