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研究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实践视角 | 第13页 |
·理论视角 | 第13-15页 |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第15页 |
·论文框架和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9-44页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相关概念 | 第19-28页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定义与分类 | 第19-22页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特征 | 第22-23页 |
·服务创新的过程模型 | 第23-28页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的相关研究 | 第28-34页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企业合作创新概述 | 第28-29页 |
·产业关联视角 | 第29-30页 |
·创新系统视角 | 第30-33页 |
·创新过程视角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知识转移相关理论 | 第34-44页 |
·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 | 第34页 |
·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式 | 第34-39页 |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第39-44页 |
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过程研究 | 第44-56页 |
·互动界面的相关研究 | 第44-48页 |
·界面概念的引入 | 第44-46页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企业间互动界面的研究 | 第46-48页 |
·互动界面的分类 | 第48-52页 |
·不同界面下的互动创新过程研究 | 第52-56页 |
·互动创新的实质 | 第52-53页 |
·销售式界面下的互动创新过程 | 第53-54页 |
·咨询式界面下的互动创新过程 | 第54-55页 |
·联盟式界面下的互动创新过程 | 第55-56页 |
4 互动创新过程的案例研究 | 第56-68页 |
·销售式:以工商银行与娃哈哈的合作为例 | 第56-58页 |
·概述 | 第56页 |
·互动创新过程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咨询式:以埃森哲与 UT 斯达康的ERP项目为例 | 第58-62页 |
·概述 | 第58页 |
·互动创新过程 | 第58-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联盟式:以中国电信与UT斯达康的小灵通项目开发为例 | 第62-65页 |
·概述 | 第62-63页 |
·互动创新过程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总结 | 第65-68页 |
·三种界面下互动的比较研究 | 第65-67页 |
·三种互动方式的联系 | 第67-68页 |
5 互动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68-100页 |
·研究模型 | 第68-74页 |
·实证模型和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68-69页 |
·自变量的设计及操作化 | 第69-72页 |
·因变量的设计及操作化 | 第72-73页 |
·中间变量的设计及操作化 | 第73-74页 |
·问卷、样本及统计方法说明 | 第74-76页 |
·统计分析 | 第76-96页 |
·因子分析 | 第76-80页 |
·相关分析 | 第80-83页 |
·回归分析 | 第83-86页 |
·方差分析 | 第86-89页 |
·中介效应检验 | 第89-96页 |
·统计结果分析及模型修正 | 第96-98页 |
·销售式界面 | 第96页 |
·咨询式界面 | 第96-97页 |
·联盟式界面 | 第97-98页 |
·总结 | 第98-100页 |
6 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的对策建议 | 第100-105页 |
·提高互动参与者的能力 | 第100-101页 |
·积极创造有利的转移情境 | 第101-102页 |
·加强互动促进粘滞知识的转移 | 第102页 |
·加强对互动创新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 第102-103页 |
·实施互动创新战略,建立互动创新文化 | 第103-10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研究结论 | 第105-106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6页 |
附录: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过程调查问卷 | 第116-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