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司法鉴定的概念 | 第8页 |
二、司法鉴定的性质 | 第8-9页 |
三、司法鉴定的特点 | 第9-10页 |
四、多头鉴定、重复鉴定和鉴定分歧的原因 | 第10-17页 |
(一) 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方面 | 第12-13页 |
(二) 司法鉴定的启动主体方面的原因 | 第13-14页 |
(三) 委托主体方面的原因 | 第14-15页 |
(四) 关于司法鉴定标准方面的原因 | 第15-16页 |
(五) 司法鉴定质证制度方面的原因 | 第16-17页 |
(六) 其它因素 | 第17页 |
五、鉴定级别制度和终局鉴定制度的作用 | 第17-19页 |
六、逐步完善司法鉴定体制,减少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消除鉴定分歧 | 第19-39页 |
(一) 要建立完善司法鉴定人资格认证及相关制度 | 第19-20页 |
(二) 完善鉴定启动程序 | 第20-24页 |
(三) 完善鉴定的委托程序 | 第24-26页 |
(四) 完善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行使监督和管理 | 第26-28页 |
1、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监督 | 第26页 |
2、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管理 | 第26-28页 |
(五) 建立完善的司法鉴定质证制度 | 第28-35页 |
1、从质证的内容上来看,需要审查 | 第29-30页 |
2、从质证的程序方面 | 第30页 |
3、建立完善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 | 第30-32页 |
4、建立为当事人服务的专家辅助人制度 | 第32-33页 |
5、建立为法院服务的技术陪审员制度 | 第33-34页 |
6、还可建立复合型的法官队伍来解决这一问题 | 第34-35页 |
(六) 应建立违法鉴定责任追究制度 | 第35-37页 |
(七) 建立统一的完善的标准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