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

Zn-Fe合金电镀和Zn-Fe-TiO2复合电镀工艺及基础理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34页
   ·锌基合金电镀概况第15-16页
   ·Zn-Fe合金电镀工艺概况第16-17页
   ·锌基复合电镀的发展第17-18页
   ·Zn-Fe合金电镀工艺及添加剂第18-24页
     ·Zn-Fe合金电镀液体系第18-20页
     ·碱性体系Zn-Fe合金电镀添加剂第20-24页
   ·Zn-Fe合金镀层的钝化第24-28页
     ·无铬钝化工艺第25-26页
     ·铬酸盐钝化第26页
     ·发黑剂第26-27页
     ·钝化液基本组成及其作用第27-28页
     ·Zn-Fe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第28页
   ·锌铁族金属异常共沉积机理第28-30页
     ·膜吸附机理第29页
     ·电化学动力学机理第29页
     ·欠电势沉积机理第29-30页
     ·离子软硬度的影响第30页
     ·量子化学解释第30页
   ·复合电沉积机理第30-32页
   ·本课题的重要意义、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主要内容第32-34页
     ·本研究课题的重要意义第32页
     ·本研究课题目前尚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第二章 Zn-Fe合金电镀配合剂及添加剂的研制第34-43页
   ·引言第34-35页
   ·铁离子配合剂ZFC的选择第35-36页
     ·配合剂选择原则第35页
     ·配合剂选择方法第35-36页
     ·铁离子配合剂ZFC的选择第36页
   ·添加剂ZFA各组成成分与Zn-Fe合金镀层外观的关系第36-38页
     ·主光亮剂对镀层外观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芳香醛及胺对镀层外观性能的影响第37页
     ·EDTA对镀层外观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苯甲酸钠对镀层外观性能的影响第38页
     ·十二烷基磺酸钠对镀层外观性能的影响第38页
   ·Zn-Fe合金电镀添加剂ZFA的复配配方第38-39页
   ·添加剂ZFA的性能测试第39-42页
     ·Hull Cell实验第39-40页
     ·镀层的外观形貌第40-41页
     ·镀层的物理性能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Zn-Fe合金电镀工艺研究第43-51页
   ·引言第43页
   ·实验研究方法第43-44页
     ·实验仪器第43页
     ·Zn-Fe合金电镀及钝化工艺流程第43页
     ·Zn-Fe合金电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43-44页
   ·合金镀液中各组分的作用第44页
   ·操作工艺条件分析第44页
   ·Zn-Fe合金镀层中Fe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第44-50页
     ·锌铁离子总浓度对合金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锌铁离子摩尔比对合金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ZnO/NaOH质量比对合金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46页
     ·配合剂ZFC的浓度对合金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46-47页
     ·添加剂ZFA的浓度对合金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47-48页
     ·镀液温度对合金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48页
     ·阴极电流密度对合金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48-49页
     ·搅拌速度对合金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Zn-Fe-TiO_2复合电镀工艺研究第51-59页
   ·引言第51页
   ·实验研究方法第51-52页
     ·实验仪器第51页
     ·Zn-Fe-TiO_2复合电镀及钝化工艺流程第51页
     ·Zn-Fe-TiO_2复合电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51-52页
   ·复合镀液中各组份的作用第52页
   ·操作工艺条件分析第52-53页
   ·Zn-Fe-TiO_2复合镀层中Fe及TiO_2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第53-58页
     ·搅拌速度对复合镀层中Fe及TiO_2含量的影响第53页
     ·复合镀液中TiO_2浓度对复合镀层中Fe及TiO_2含量的影响第53-54页
     ·复合镀液中FeCl_2浓度对复合镀层中Fe及TiO_2含量的影响第54-55页
     ·复合镀液中ZnO浓度对复合镀层中Fe及TiO_2含量的影响第55-56页
     ·配合剂ZFC的浓度对复合镀层中Fe及TiO_2含量的影响第56页
     ·添加剂ZFA的浓度对复合镀层中Fe及TiO_2含量的影响第56页
     ·阴极电流密度对复合镀层中Fe及TiO_2含量的影响第56-57页
     ·温度对复合镀层中Fe及TiO_2含量的影响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Zn-Fe合金镀层黑色钝化工艺研究第59-76页
   ·引言第59页
   ·实验研究方法第59-61页
     ·实验原理第59-60页
     ·实验用材料第60页
     ·Zn-Fe合金镀层钝化工艺流程第60-61页
     ·黑色钝化液基本组成第61页
     ·钝化及黑色钝化膜质量检测方法第61页
   ·钝化液中各组分的作用及其对钝化过程和钝化膜的影响第61-68页
     ·铬酐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61-62页
     ·硝酸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62-63页
     ·硫酸氢钠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63页
     ·磷酸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63-64页
     ·主发黑剂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64-65页
     ·辅助发黑剂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65-66页
     ·醋酸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66页
     ·盐酸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66页
     ·辅助成膜剂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66-67页
     ·添加剂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67-68页
   ·工艺条件对钝化过程和钝化膜性能的影响第68-71页
     ·pH值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68-69页
     ·钝化温度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69页
     ·钝化时间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69-70页
     ·操作方式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70页
     ·封闭温度对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第70-71页
     ·干燥及老化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第71页
   ·钝化膜性能测试第71-72页
     ·外观第71页
     ·附着力第71-72页
     ·快速腐蚀实验第72页
   ·Zn-Fe合金镀层及Zn-Fe-TiO_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能第72-74页
     ·Zn,Zn-Fe及Zn-Fe-TiO_2镀层(未钝化)的耐腐蚀性能第72-73页
     ·Zn及Zn-Fe合金镀层(黑色钝化)的耐腐蚀性能第73页
     ·Zn,Zn-Fe及Zn-Fe-TiO_2镀层(黑色钝化)的耐腐蚀性能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六章 Zn-Fe及Zn-Fe-TiO_2共沉积电化学行为研究第76-86页
   ·引言第76页
   ·实验研究方法第76-77页
   ·Zn-Fe合金共沉积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第77-80页
     ·锌酸盐电镀Zn-Fe合金基液的电化学行为第77-78页
     ·Zn、Fe单独沉积和Zn-Fe合金共沉积的稳态极化曲线第78页
     ·锌酸盐镀液中Zn(OH)_4~(2-)、[Fe(OH)_4(TEA)_2]~(2-)的平衡电极电势第78-80页
     ·Zn、Fe单独沉积和Zn-Fe合金共沉积的循环伏安曲线第80页
   ·镀层中Fe含量与镀层外观关系的电化学研究第80-82页
     ·镀液中Fe~(2+)浓度对Zn-Fe合金共沉积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第81页
     ·搅拌速度对Zn-Fe合金共沉积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第81-82页
   ·添加剂ZFA对Zn-Fe合金共沉积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第82-83页
   ·TiO_2对Zn、Fe单独沉积及Zn-Fe合金共沉积的影响第83-85页
     ·TiO_2对Zn沉积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83-84页
     ·TiO_2对Fe沉积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84页
     ·TiO_2对Zn-Fe合金共沉积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84-85页
     ·分析与讨论第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七章 纯Zn及zn-Fe合金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研究第86-98页
   ·引言第86页
   ·实验研究方法第86-87页
     ·实验仪器第86页
     ·阴极电流效率测定第86-87页
     ·镀层中Fe含量的测定第87页
   ·纯Zn电镀阴极电流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第87-92页
     ·Zn(OH)_4~(2-)配离子的平衡电势第87-89页
     ·ZnO浓度对纯Zn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第89页
     ·ZnO/NaOH质量比对纯Zn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第89-90页
     ·阴极电流密度对纯Zn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第90页
     ·镀液温度对纯Zn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第90-91页
     ·铁离子配合剂ZFC对纯Zn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第91页
     ·添加剂ZFA对纯Zn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第91-92页
     ·纯Zn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第92页
   ·铁离子的引入对纯Zn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第92-93页
     ·铁离子浓度对阴极电流效率及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92页
     ·镀层中铁的引入使电流效率降低的理论分析第92-93页
   ·Zn-Fe合金电镀电流效率及镀层中Fe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第93-96页
     ·锌铁离子总浓度对阴极电流效率及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93-94页
     ·镀液中锌铁离子摩尔比对阴极电流效率及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94页
     ·镀液中铁离子浓度对阴极电流效率及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94-95页
     ·阴极电流密度对阴极电流效率及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95页
     ·镀液温度对阴极电流效率及镀层中Fe含量的影响第95-96页
     ·镀层中Fe含量与阴极电流效率的关系第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八章 抑氢剂提高Zn-Fe合金电镀阴极电流效率机理研究第98-108页
   ·引言第98页
   ·实验研究方法第98页
   ·抑氢剂对纯Zn及Zn-Fe合金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第98-100页
     ·抑氢剂对纯Zn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第99页
     ·抑氢剂对Zn-Fe合金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第99-100页
     ·抑氢剂对纯Zn及Zn-Fe合金电镀阴极电流效率影响的分析第100页
   ·抑氢剂对Zn-Fe合金共沉积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第100-103页
     ·抑氢剂对Zn、Fe单独沉积稳态极化曲线的影响第100页
     ·抑氢剂对Zn-Fe合金共沉积稳态极化曲线的影响第100-101页
     ·抑氢剂对Zn、Fe单独沉积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101-102页
     ·抑氢剂对Zn-Fe合金共沉积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102页
     ·抑氢剂对Zn-Fe合金共沉积氢气析出过电势的影响第102-103页
   ·抑氢剂对Zn-Fe合金共沉积分电流曲线的影响第103页
   ·抑氢剂对电极/溶液界面双电层微分电容的影响第103-105页
     ·电极/溶液界面双电层微分电容的测定方法第103-104页
     ·抑氢剂对Fe电极/溶液界面双电层微分电容的影响第104-105页
   ·抑氢剂化学吸附的确定第105-106页
   ·抑氢剂提高阴极电流效率的理论解释第106-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九章 Zn-Fe合金异常共沉积中Zn沉积机理研究第108-133页
   ·引言第108页
   ·几点假设第108-109页
   ·实验研究方法第109页
   ·总电极反应的确定第109-110页
     ·碱性电镀锌溶液中Zn(OH)_n~(2-n)配合离子主要存在形态的确定第109-110页
     ·总电极反应式第110页
   ·电极反应机理的确定第110-124页
     ·控制步骤性质的测定第110-111页
     ·前置反应存在的判断第111-113页
     ·分步放电的确定第113-115页
     ·前置反应形式及放电离子配位数的确定第115-116页
     ·电极反应机理的拟定第116页
     ·Zn(OH)_4~(2-)阴极放电的交流阻抗研究第116-124页
   ·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第124-129页
     ·表观传递系数的测定第125-126页
     ·控制步骤计量数的测定第126页
     ·电化学反应级数的测定第126-129页
   ·电极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理论推导第129-131页
   ·电极反应机理的表观传递系数论证第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第十章 Zn-Fe合金异常共沉积研究第133-141页
   ·引言第133页
   ·实验研究方法第133页
   ·碱性锌酸盐体系Zn-Fe合金的异常共沉积现象第133-134页
   ·Zn-Fe合金异常共沉积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34-138页
     ·阴极电流密度对Zn-Fe合金异常共沉积的影响第134页
     ·阴极电势对Zn-Fe合金异常共沉积的影响第134-135页
     ·Zn/Fe离子摩尔比对合金异常共沉积的影响第135-136页
     ·NaOH对Zn-Fe合金异常共沉积的影响第136-137页
     ·配合剂对Zn-Fe合金异常共沉积的影响第137-138页
   ·Zn-Fe合金异常共沉积的电化学原理第138-140页
     ·异常共沉积产生的原因第138页
     ·转换电流密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第138页
     ·交换电流密度与转换电流密度的关系第138-139页
     ·异常共沉积的规律第139-140页
   ·本章小结第140-141页
第十一章 异常共沉积及协同效应的配体场理论研究第141-155页
   ·引言第141页
   ·锌酸盐镀液中Zn~(2+)、Fe~(2+)离子配合物的结构及反应活性第141-146页
     ·锌酸盐镀液中Zn~(2+)、Fe~(2+)离子配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第141-142页
     ·Zn~(2+)、Fe~(2+)离子配合物的结构第142-145页
     ·[Zn(OH)_4]~(2-)、[Fe(OH)_4(TEA)_2]~(2-)离子反应活性的定性预测第145-146页
   ·中心离子d轨道能级的分裂第146-150页
     ·配位场势能第146-147页
     ·d轨道能级分裂第147-150页
   ·阴极电流密度对配体场强及中心离子d电子排布的影响第150-151页
     ·阴极电流密度对分裂能及配体场强的影响第150-151页
     ·[Fe(OH)_4(TEA)_2]~(2-)和[Zn(OH)_4]~(2-)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第151页
   ·中心离子Fe~(2+)、Zn~(2+)的配体场稳定化能第151-152页
   ·Zn-Fe合金正常与异常共沉积转变规律的解释第152-153页
   ·Zn-Fe-TiO_2复合电镀中Fe与TiO_2协同效应的解释第153-154页
   ·本章小结第154-155页
第十二章 总结第155-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69-170页
致谢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i-P-金刚石化学复合镀镀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下一篇:硫铁矿烧渣制备聚合硫酸铁和聚磷硫酸铁新工艺及基础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