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20页 |
1 绪论 | 第20-4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20-22页 |
·文献综述 | 第22-34页 |
·国际化理论研究 | 第22页 |
·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研究 | 第22-23页 |
·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国际化方式 | 第25-26页 |
·国际化经营战略 | 第26-27页 |
·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 | 第27-33页 |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研究 | 第33-3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34-38页 |
·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38-40页 |
2 商业银行国际化 | 第40-50页 |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概念 | 第40-41页 |
·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 | 第41-43页 |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内容 | 第43-45页 |
·银行国际化的组织形式 | 第45-47页 |
·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度量标准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3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50-66页 |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范畴 | 第50-52页 |
·国际化动因理论 | 第52-58页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52页 |
·垄断优势理论 | 第52-53页 |
·内部化理论 | 第53页 |
·客户追随理论 | 第53-54页 |
·引导效应假说 | 第54页 |
·并购学理论 | 第54-58页 |
·发展阶段理论 | 第58-61页 |
·盖迪商业银行国际化三阶段理论 | 第58-59页 |
·英国迪肯教授Dicken的四个阶段 | 第59页 |
·范洵服务银行业导向五阶段理论 | 第59-61页 |
·经营战略理论 | 第61-65页 |
·长期战略理论 | 第61-62页 |
·参与银行体系重整假说 | 第62页 |
·银行经营效益假说(分散风险说) | 第62-63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63页 |
·风险偏好理论 | 第63-64页 |
·学习型对外投资理论 | 第64页 |
·金融博弈理论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4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环境与体制 | 第66-98页 |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研究 | 第66-77页 |
·现代国际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 第66-71页 |
·金融监管与多边协调机制 | 第71-77页 |
·各国金融体制与监管概述 | 第77-82页 |
·了解各国金融监管环境对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必要性 | 第78页 |
·金融监管理论对银行国际化方式选择的影响 | 第78-79页 |
·东道国的金融监管内容 | 第79-82页 |
·我国金融体制及"走出去"战略约束 | 第82-90页 |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发展 | 第83-84页 |
·走出去初现端倪 | 第84-87页 |
·我国金融市场特征 | 第87-90页 |
·国内外宏观环境发展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 | 第90-94页 |
·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为国际化扩张夯实了基础 | 第90-91页 |
·国际金融一体化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 | 第91-92页 |
·客户对于商业银行综合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提升 | 第92-93页 |
·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为金融机构组织模式调整提供了契机 | 第93页 |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和人民币区域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提供了契机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8页 |
5 国外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 第98-126页 |
·全球金融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 第98-106页 |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 第98-101页 |
·全球金融行业发展态势 | 第101-106页 |
·国际大银行的跨国发展之路 | 第106-113页 |
·业务国际化路径分析 | 第109-110页 |
·行业路径分析 | 第110-111页 |
·地理区域和目标市场分析 | 第111-112页 |
·进入方式分析 | 第112-113页 |
·案例分析 | 第113-122页 |
·汇丰银行的国际化成长 | 第113-120页 |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并购荷兰银行的教训 | 第120-122页 |
·经验与启示 | 第122-125页 |
·国际大银行的成功经验 | 第122-123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大银行的不同之处 | 第123-124页 |
·走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国际化道路 | 第124-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6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竞争力与影响因素 | 第126-148页 |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国际化水平 | 第126-133页 |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格局 | 第126-128页 |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经营总体情况 | 第128-132页 |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衡量标准 | 第132-133页 |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综合能力评述 | 第133-139页 |
·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扩张战略推进的初始条件 | 第133-136页 |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实力不断增强 | 第136-139页 |
·培育并拓展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 第139-143页 |
·世界领先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 第140-141页 |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141-142页 |
·培育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 第142-143页 |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几大因素 | 第143-146页 |
·外部因素 | 第144-145页 |
·内部因素 | 第145-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8页 |
7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 | 第148-190页 |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原则 | 第148-158页 |
·确定适合自己的国际化战略 | 第148-152页 |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 第152-158页 |
·区域选择路径 | 第158-162页 |
·根据区位优势,实施合理的区位发展战略 | 第158-159页 |
·分步骤、分阶段确立阶段性国际化重点区域 | 第159-162页 |
·行业路径选择 | 第162-169页 |
·我国金融机构实施综合化经营情况 | 第165-167页 |
·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特色,有选择性的配置行业结构 | 第167-169页 |
·业务发展路径 | 第169-180页 |
·业务类型 | 第170页 |
·业务国际化选择原则 | 第170-171页 |
·充分利用人民币区域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 第171-175页 |
·科技提升海外业务竞争力 | 第175-178页 |
·通过业务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 第178-180页 |
·进入方式路径选择 | 第180-188页 |
·银行国际化的三种进入方式 | 第180-181页 |
·三种进入方式优缺点分析 | 第181-185页 |
·基于OLIM理论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5-18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8-190页 |
8 结论与建议 | 第190-196页 |
参考文献 | 第196-20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2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