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9-14页 |
第二章 互文性阅读 | 第14-30页 |
一 中国阅读理论概说 | 第14-17页 |
二 诗歌阅读模式 | 第17-30页 |
1 知人论世阅读 | 第18-22页 |
2 兴象阅读 | 第22-30页 |
第三章 分析性阅读 | 第30-43页 |
一 《文心雕龙》的论说理路 | 第30-33页 |
二 重读《知音》 | 第33-40页 |
1 镜子:读者的隐喻 | 第34-36页 |
2 沿波讨源:阅读的隐喻 | 第36-40页 |
三 "知音"与诗歌阅读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基于《辛夷坞》的阅读实践 | 第43-54页 |
一 互文性阅读 | 第45-49页 |
二 分析性阅读 | 第49-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书目 | 第56-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