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关监管角度探讨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问题的分析与应对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序 | 第9-13页 |
| 1 引言 | 第13-14页 |
| 2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问题的现状 | 第14-19页 |
|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顺差的发展阶段 | 第14-15页 |
| ·我国对外贸易的起步阶段 | 第14页 |
|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 | 第14页 |
| ·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阶段 | 第14-15页 |
| ·近年我国外贸顺差的主要特点 | 第15-19页 |
| ·贸易顺差集中在美国、欧盟和香港地区 | 第15-16页 |
| ·贸易顺差集中在加工贸易 | 第16-17页 |
| ·贸易顺差集中在外资和民营企业 | 第17页 |
| ·贸易顺差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 第17页 |
| ·贸易顺差集中在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 | 第17-19页 |
| 3 近年我国外贸顺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 第19-25页 |
| ·国际市场因素 | 第20-21页 |
| ·国际市场需求强劲 | 第20页 |
| ·国际产业转移 | 第20页 |
| ·加入WTO为贸易顺差增加创造了良好环境 | 第20页 |
| ·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拓宽了出口市场 | 第20-21页 |
| ·国内市场因素 | 第21页 |
| ·国内产能大幅提高 | 第21页 |
| ·国内劳动力资源优势 | 第21页 |
| ·国内需求不足 | 第21页 |
| ·特有的贸易结构 | 第21-22页 |
| ·统计数据因素 | 第22-23页 |
| ·贸易顺差数字被夸大 | 第22页 |
| ·对外贸易原产地规则方面 | 第22-23页 |
| ·对外贸易统计方面 | 第23页 |
| ·国货复进口方面 | 第23页 |
| ·出口退税政策 | 第23页 |
| ·传统奖出限进政策 | 第23-25页 |
| 4 巨额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及弊端分析 | 第25-27页 |
| ·不利于和谐世界建设 | 第25页 |
| ·增加了贸易成本 | 第25-26页 |
| ·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 | 第26-27页 |
| 5 缓解贸易顺差的应对措施 | 第27-37页 |
| ·适度控制出口增速 | 第27-29页 |
|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 第27-28页 |
| ·调整出口关税税率 | 第28页 |
| ·遏制出口企业低价竞销行为 | 第28页 |
| ·加强进出口统计分析 | 第28页 |
| ·优化出口结构 | 第28-29页 |
| ·开拓出口市场 | 第29页 |
| ·清理出口优惠政策 | 第29页 |
| ·积极扩大进口 | 第29-31页 |
| ·调整进口税收政策 | 第29-30页 |
| ·放宽进口贸易管制 | 第30页 |
| ·支持民营企业进口 | 第30页 |
| ·加强从主要顺差国的进口 | 第30-31页 |
| ·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 第31-33页 |
| ·健全完善加工贸易产业目录 | 第31-32页 |
| ·适当放宽加工贸易产成品内销的比例限制 | 第32页 |
|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 第32页 |
| ·深化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制度改革 | 第32-33页 |
| ·调整吸引外资政策 | 第33页 |
| ·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 | 第33-34页 |
|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34页 |
| ·有效解决国货复进口问题 | 第34-35页 |
| ·去除泡沫 | 第35页 |
| ·将服务贸易列入统计 | 第35页 |
| ·完善原产地规则 | 第35页 |
| ·海关管理层面 | 第35-37页 |
| ·转变管理理念 | 第35页 |
|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第35-36页 |
| ·加快推进大通关建设 | 第36页 |
| ·加大价格审核力度 | 第36-37页 |
| 6 结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 作者简历 | 第39-4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