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图目标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论文背景和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空间航天器和碎片等高速目标成像 | 第15-17页 |
§1.2.2 机动目标成像 | 第17-18页 |
§1.2.3 含游动部件的目标成像 | 第18-20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20-22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 第22-2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简介 | 第25-32页 |
§2.1 逆合成孔径(ISAR)简介 | 第25-28页 |
§2.1.1 距离-多普勒成像原理 | 第25-26页 |
§2.1.2 ISAR成像信号处理流程和关键技术 | 第26-28页 |
§2.2 分数阶Fourier变换简介 | 第28-31页 |
§2.2.1 FRFT的基本定义 | 第28-29页 |
§2.2.2 FRFT的基本性质 | 第29-30页 |
§2.2.3 FRET的数值计算(DFRFT) | 第30-31页 |
§2.3 GRECO回波模拟简介 | 第31-32页 |
第3章 基于分数阶频谱原点矩的LFM信号检测和调频斜率估计 | 第32-52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LFM信号的时频特征和FRFT分析 | 第33-35页 |
§3.2.1 LFM信号的时频特征 | 第33-34页 |
§3.2.2 LFM信号的FRET分析 | 第34-35页 |
§3.3 基于分数阶频谱原点矩的LFM信号检测 | 第35-49页 |
§3.3.1 模糊函数与分数阶频谱的关系 | 第35-37页 |
§3.3.2 基于RAT的LFM信号检测 | 第37-38页 |
§3.3.3 分数阶频谱原点矩检测因子 | 第38-39页 |
§3.3.4 基于峰度的解释 | 第39-41页 |
§3.3.5 数学证明 | 第41-45页 |
§3.3.6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45-47页 |
§3.3.7 仿真分析 | 第47-49页 |
§3.4 分数阶频谱原点矩检测因子的推广 | 第49-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基于FRFT距离压缩的高速目标成像 | 第52-74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线性调频信号和一维距离像 | 第52-54页 |
§4.3 目标高速运动对ISAR成像的影响 | 第54-62页 |
§4.3.1 高速目标回波模型 | 第54-56页 |
§4.3.2 差频信号频谱分析 | 第56-57页 |
§4.3.3 高速径向运动引起的色散效应 | 第57-60页 |
§4.3.4 高速径向运动对ISAR图像的影响 | 第60-62页 |
§4.4 基于FRFT距离压缩的高速目标成像 | 第62-67页 |
§4.4.1 FRFT距离压缩原理 | 第62-64页 |
§4.4.2 最佳旋转角估计 | 第64-65页 |
§4.4.3 仿真分析 | 第65-67页 |
§4.5 基于天基雷达的空间目标成像 | 第67-73页 |
§4.5.1 空间目标轨道和动力学模型 | 第67-68页 |
§4.5.2 交汇成像 | 第68-69页 |
§4.5.3 仿真实例 | 第69-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基于FRFT滤波和方位压缩的机动目标成像 | 第74-101页 |
§5.1 引言 | 第74-75页 |
§5.2 机动目标回波模型 | 第75-76页 |
§5.3 基于FRFT信号分离的RID成像 | 第76-87页 |
§5.3.1 基于分数阶Fourier域滤波的子回波分离 | 第77-79页 |
§5.3.2 距离单元回波的时频分析 | 第79页 |
§5.3.3 算法实现步骤 | 第79-82页 |
§5.3.4 仿真分析 | 第82-87页 |
§5.4 FRFT方位压缩成像 | 第87-89页 |
§5.4.1 基本原理 | 第87-88页 |
§5.4.2 仿真分析 | 第88-89页 |
§5.5 基于FRFT二维压缩的ISAR成像 | 第89-94页 |
§5.5.1 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 | 第89-90页 |
§5.5.2 主动助推段的火箭成像 | 第90-94页 |
§5.6 基于FRFT方位压缩的机动目标三维成像 | 第94-99页 |
§5.6.1 干涉技术简介 | 第95-96页 |
§5.6.2 基于FRFT方位压缩的机动目标三维成像 | 第96-97页 |
§5.6.3 仿真实验 | 第97-9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6章 基于AGSFRFT的含转动和振动部件目标成像 | 第101-115页 |
§6.1 引言 | 第101-102页 |
§6.2 目标回波分析 | 第102-106页 |
§6.2.1 转动部件 | 第102-103页 |
§6.2.2 振动部件 | 第103-104页 |
§6.2.3 目标总体回波 | 第104-105页 |
§6.2.4 游动部件和目标主体回波多普勒的比较 | 第105-106页 |
§6.3 基于自适应高斯短时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信号分离 | 第106-110页 |
§6.3.1 高斯短时分数阶Fourier变换 | 第106页 |
§6.3.2 自适应GSFRFT | 第106-107页 |
§6.3.3 基于AGSFRFT的游动部件和目标主体回波分离 | 第107-110页 |
§6.4 仿真分析 | 第110-114页 |
§6.4.1 转动点目标 | 第110-111页 |
§6.4.2 振动点目标 | 第111-112页 |
§6.4.3 具有转动扫描天线的舰船 | 第112-11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3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23-124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工作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